导语:
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2月21日发博文称余额宝是“吸血鬼”、“金融寄生虫”。引来了众多的反对声音;2月24日钮文新再次发博文“回应挨骂”,称余额宝影响核心价值观。至此,关于余额宝的热点已经从收益率转到了宏观经济层面。
央视评论员:取缔余额宝
大规模兑付风险:“各种宝”或难招架
因“各种宝”的货币基金属性,决定其亏本的可能性不大,但后续违约的可能性比较大。
流动性风险:合作银行头寸出问题
天弘增利宝的协议存款超过90%,这对流动性管理的要求就非常高。一旦集中赎回,潜在的问题非常大。
储蓄是否开始大搬家?
央行2月15日发布的报告说,1月,人民币存款大幅减少了9402亿元。很多分析师都认为,一部分资金搬家到了余额宝。
社会融资成本被抬高?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影子银行就已经出现了,怎么能说是互联网金融推高了社会的融资成本?”
钮文新和余额宝之间的这场PK有一个微妙的背景:有消息称,货币基金或将迎来史上最严的监管。据相关媒体报道,同在2月21日这一天,证监会召集货币基金规模居前的10余家基金公司一把手开会,专门提示风险问题。而近期这样的会议据说已经开了不止一次。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是干掉余额宝,牺牲如同一个个土豆的散户,成全银行,保全企业的融资需求?还是扶正余额宝,让它跟银行PK,也做做吸储放贷的事,也承担一下风险,看看理论上有着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的余额宝,以及他的小伙伴们,能不能把企业的融资成本拉下来?
>>>您,肿么看?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