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月21日消息:昨天上午,来自22家境外媒体约35名记者参加了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式。朝阳团、石景山团、大兴团、通州团,四个代表团的分团讨论会,也向境内外媒体开放。
会议结束前20分钟,朝阳团代表回答了境内外记者的提问。奥运、交通、环保几个关键词,成了记者们“点击率”最高的词语。
价格干预办法将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研究在一定特殊时期制定价格干预办法,朝阳团人大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北京临时价格干预办法,将在短期内对外发布。
张工表示,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专门应对生活必需品供应的应急保障机制,研究北京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市场规范等。同时,针对北京市生活必需品部分依赖外地供应的特点,将抓紧物资调配,满足市场供应。
会后,对于北
京市价格干预办法,张工表示,目前,市发改委正在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的指导意见,研究本市的方案,该办法以国家的价格干预办法为依据,结合北京的特点,实施细化的措施。
中水处理达6亿立方米
针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张工表示,北京市环保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说,北京市每年将产生13亿吨污水,今年北京市的中水利用率将达到6亿吨,基本占到污水的一半。北京每天有1.5万吨垃圾产生量,处理能力在1万吨。“因此,北京市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同时,北京市每年建筑竣工面积4000万平方米,建筑环保产业空间也十分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