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中央和地方重要人事任免
据12月13日新华社消息,辽宁、河南、福建三省省委书记调整。
李克强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河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李克强:对振兴辽宁充满信心];闻世震不再担任辽宁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国家广电总局局长、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任河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徐光春: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福建省省长、代书记卢展工任福建省委书记;宋德福不再担任福建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宋德福:"我尽力了,福建"]。
这些足以震动朝野的人事变动,最明显有两个特点一是年轻化,一是学术化、技术化。
根据公开的简历显示:
李克强,1955年生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毕业,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
卢展工,1952年生人,黑龙江建筑工程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大学学历。
徐光春,1944年生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凤春说,政府高官的年轻化和学术/技术化是一个趋势,而这些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历较高的官员纷纷上马,显示了中央在培养未来可用人才时的多样性选择。
杨凤春的同事,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徐湘林教授则早就在他的一篇论文当中指出,官员的‘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是中国政坛的大趋势。
而这批变动中的官员,正是徐湘林所定义的“新型中青年知识-技术型官员”。他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各中央机关部门、地方政府的高层人事变动不断。而这中间,新型知识型官员脱颖而出。
有消息说,这几个省的人事变动,可能是新一波地方高官调整的开始。而这一轮调整,有学者认为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开拓工作新局面而进行的全面人事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