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6日消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6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应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中国新一届的政府执政已经一年了,您认为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中国的外交工作和前些年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您是否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外交所持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原则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侧重于有所作为?另一个问题,我想借此机会向您表达一下,我非常欣赏您的外交风度,也喜欢读您所做的诗。我想请问您,在您担任外长以来,您感受最深的事情是什么?有没有就此有感而发的一些诗作呢?
李肇星回答说:非常感谢你的提问,也感谢你对我的评价。可是我认为外交最重要的是它的连续性,或者说它的继承性。没有继承性也就没有创新。
我个人而言,我是刚刚担任现在的工作一年。在这一年的过程当中,我阅读了我所能找得到的八位前任的著作、论述和讲话,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
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说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判断,采取新的有效的措施,来为自己国家的人民谋福利。
这是中国外交政策一贯的传统,就是我们是根据每件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确定自己的立场。
其实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也说过,一个人一生不能够在同一条河里游两次泳,就是说事情是变化的,我们既要继承过去好的东西,又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形势的演变来有所创新。
我们时代的特点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但是天下又不太平,经常有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所谓非传统安全威胁出现,我们必须学会去迎接这些挑战。
关于个人风格,我觉得我在对外工作当中,我想努力去做到的就是忘掉个人,在对外活动中、对外工作当中,祖国的利益是我的唯一,是我的最高。
今天也不是谈诗的时候,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在上班时间,在对外活动期间写诗,今天是我到外交部工作的第40个年头,也只不过一共写过200首的样子,平均一年写不了几首,但是写诗太累,所以很少写。
曾经写过一首歌唱自己祖国的诗,在70年代我在非洲工作的时候就想写,到了联合国去工作才写了初稿,后来到了江泽民主席的故乡扬州,看到了那边有两句歌颂古代一位民族英雄的对联,叫做“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才决定把它定稿,并且发表,这就是《青春中国》,在里面我把自己的祖国,也是学习我母校最早的一位老师,我没见过的李大钊所写的《少年中国》,我把它叫做“青春中国”,我的祖国现在就像一位朝气蓬勃、纯真可爱的青年人,他以诚实的劳动营造自我,他在平等当中,在全世界寻找朋友。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