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民航总局发布通知,《蒙特利尔公约》将于7月31日对中国生效。根据该公约,国际航线伤亡最高赔偿限额为202.5万美元。
“如果这次在美国的官司胜诉了,那么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将可获得200万美元的赔偿金。”昨天下午,包头空难遇难者家属代理律师张淮起说。
通用电气尚未应诉
“这次我们状告美国飞机引擎制造公司(通
用电气),主要就是为了确定飞机失事到底是不是机械故障造成的。”张淮起讲到此次美国之行的目的时对记者说,据他讲,去年事故发生后,东航马上找来了美国通用电气,对飞机残骸进行检测,但结果并没有向外公布。
对于此次上诉,张淮起认为无论胜诉还是败诉都可以说是一个胜利。
“如果胜诉,那么根据《蒙特利尔公约》,每位遇难者的家属将可获得200万美元的赔偿金,而不是东航给的21万元,如果败诉了,那么至少证明一件事,包头空难不是机械故障,我们就要找东航讨说法了。”张淮起告诉记者。
据张淮起讲,目前美国通用电气还没有应诉,因此家属具体赴美时间也还没有确定,“但美国方面律师已经提出诉讼,案件进入了司法程序。”
此行并不乐观
“实际上,此次包头空难家属赴美起诉很难成功,极有可能会败诉。”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包头空难中方代理律师张淮起,他对家属状告美国飞机引擎制造商并不乐观。
自包头空难发生后,张淮起便作为遇难者家属代理律师,向东方航空公司进行索赔,同时,他还联系了美国律师,要求美国飞机引擎制造商———美国通用电气进行赔偿,但在电话里,他并不对此行抱太大希望。
“直到现在,东航都没有给遇难者家属一个满意的答复。”张淮起告诉记者。
伤亡赔偿限额内外有别
《蒙特利尔公约》将于7月31日对中国生效,其中规定,国际航线伤亡最高赔偿限额为202.5万美元,远远超过了目前我国的7万元限额赔偿标准。今天上午,记者联系了正在代理“包头空难”遇难者家属赔偿诉讼的张起淮律师,他告诉记者,《蒙特利尔公约》在中国的生效会对国内赔偿标准的调整有积极作用。
但据中国民航总局宣传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关于国内标准修改的消息,“必须要经过法律程序。”
“《蒙特利尔公约》虽然只是针对国际航班的赔偿标准进行约定,但它对国内标准的调整也会带来积极影响。”张起淮告诉记者。
据他讲,按照规定,国内航班伤害赔偿限额只有7万元人民币,“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交通事故伤害赔偿都比这个限额多,更何况交通事故的发生双方都有责任,这是很不合理的。”
“《蒙特利尔公约》是一个国际通用标准,现在在中国签订,就意味着赔偿限额将与国际接轨,在这样大的差别下,国内航班赔偿限额的规定也会有修改的可能。”
今天上午,记者联系到国家民航总局,据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讲,国内航班赔偿限额将继续沿用原有规定。
“《蒙特利尔公约》只是针对国际航班的赔偿规定,对国内航班的伤害赔偿没有影响。”这位负责人讲,即使有修改意向,也要通过立法程序来完成,暂时还不会有所调整。
目前,有关《蒙特利尔公约》的具体条款已在民航总局网站上公布,对赔偿数额做了详细规定,记者看到,按照公约规定,空难事故中,在承运方负全责的情况下,遇难者家属的最高赔偿数额可达到202.5万美元。
关注专题:东航包头飞上海客机坠毁
[我要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