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5日消息:苏州最大单体民国建筑朱家园别墅原定于8月31日下午两点在上海拍卖,却最终因无人竞买而撤拍。这幢曾经以参考价1600万元“重拳出击”的古董别墅,最终难逃2005年苏州古城老民居葑湄草堂高价拍卖却惨遭流拍的命运。
据上海拍卖行方面介绍,截止到8月31日中午12点,仍未有合适的客户向拍卖行交付保证金。从拍卖程序上来说,这次拍卖并没有出现竞买人。在众多有明确意向的问询者中,除了起拍价外,朱家园别墅本身的历史保护级别和修缮限制,以及别墅周边地区在苏州市未来的发展规划如何等内容,成为问询的焦点。将古建筑公开拍卖作为苏州古建筑保护的一种创新方式,在屡遭碰壁后开始新一轮的思考。
据了解,这栋别墅大概在3年前被人买下,现在的产权归属自然人所有。当时拥有者曾想把旧别墅拆除,重建新楼或改成饭店,当时的房顶几乎都拆掉了,后来被文物主管部门阻止。在大
致修葺一番后,拥有者在苏州的媒体上登载广告,希望将其转手卖出。
拍卖方提供的资料中称,朱家园别墅为苏州“民国民居”建筑的优秀代表,据称,这里最早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苏州的住所。虽然此次上海拍卖行方面已经将别墅的拍卖参考价从最开始的1600万元改为了700万元,但别墅附近的居民还是认为,从这栋建筑照目前的样子来看,很难卖出个好价钱。因为若只出售公馆式洋房本身,以现有的建筑面积来看,不大适合商用,何况文物部门也不允许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改建。若想单纯买来作为个人居住,修缮费用巨大不说,其购买的费用在苏州市区任何好地段买一套别墅都绰绰有余。
据悉,苏州以拍卖的方式对古民居进行市场化的尝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4年,位于苏州老城的古民居“葑湄草堂”曾以5600万元的价格酝酿上市拍卖,但一直没有下文。今年,位于常熟的“翁同龢故居小南园”同样没有如期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