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专题:伊朗核问题面临激化
当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的飞机穿过云层时,他所要去的伊朗正在发生一场“核地震”。
11日,伊朗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和总统内贾德先后宣布伊朗“拥有了提炼3.5%低纯度铀的能力”、“伊朗跻身核工业大国”了。
核专家们的技术解读是:伊朗的浓缩铀技术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中小批量规模。只要协同工作的离心机从164台加大到足够数量,就可能生产出原子弹,民用核生产和原
子弹制造只有“一步之遥”了。
一句话:伊朗拥核实现了从意愿到能力的质的转变。
伊朗选在此时宣布,似乎说给巴拉迪这位国际原子能核查机构的主席听,其实用意更深———说给在这场核博弈中有终端控制权的美国听:我的身份变了,我谈判的筹码高了。
美国自然倒抽了一口气,忍住怒气说:伊朗正在向错误的方向迈进。
该是美国与伊朗面对面交锋的时刻了,而序幕在三天前已经开演。8日,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调查记者赫什在《纽约客》上撰文说,白宫高层透露,美国正在酝酿摧毁伊朗战术核武器,以最终改变伊朗权力阶层。沸沸扬扬两天后,布什出面说,“阻止(伊朗核活动)不一定意味着动武”,明确外交途径仍是首选。
对美国的动武计划,伊朗高层曾说,美国在打心理战。
外交战也罢、心理战也好,都是博弈双方角力的选择。
只是以和平为使命的巴拉迪又该犯难了。美国和伊朗显然又同步跃入博弈的新阶段,结果是离危险都更近了一步。
伊朗可别“玩火”而“自焚”。虽然伊朗一再称,开发的是民用核能,愿意接受国际监督。但技术专家会怀疑,从恢复铀试验到提炼成功仅四个月,六氟化铀就从60吨增到110吨,速度之快超乎常规,“偷偷提炼”是否有触犯国际法之嫌?
美国也别太性急,以至“逼良为娼”。虽然让欧盟在前台谈判,让国际原子能核查机构和安理会主持公道,但骨子里不弃“动武”方案,不弃“权力更迭”的单边思维,最终可能会逼迫伊朗迅速走上“以核自卫”的险途。
和平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类告别大规模战争不过60年。纵然被授以“诺贝尔和平奖”的巴拉迪有三头六臂,没有这场核角力中主角的自觉意识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平还只是美好但难以实现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