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9月5日消息:吉林省以擴大生產自救門路、引導農民創收為重點,強化農業抗旱救災的組織,目前全省共復種被毀農田510萬畝,抗災自救創收已超過10億元。
今年入夏以來,吉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旱災。在去年汛期以後水庫蓄水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連續發生的夏旱、伏旱使農作物生長受到了嚴重影響。據吉林省農委介紹,全省糧食作物受災面積4207萬畝,其中絕收面積達1100多萬畝。
為使農民在大災之年少減收,吉林省大力開展生產自救。已絕收的地塊,在有水源保證的條件下復種晚田作物。據統計,全省共復種晚田作物510萬畝,其中蕎麥238萬畝,蔬菜171萬畝,甜、糯玉米和飼料玉米21萬畝。
吉林省各地還積極組織災民發展庭院經濟、搞運輸、外出打工等。截至目前,全省抗災自救已創收10﹒3億元,農民人均創收73元。其中庭院高效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31萬畝;災區新發展養畜165萬頭,養禽3645萬隻;全省災民進城鎮搞飲食、服務業和外出打工已實現收入上億元,其中受災較重的公主嶺市、梨樹縣和鎮賚縣農民外出打工人數都超過了4萬。
相關新聞報道
福建積極抗災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