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月10日消息:9日是新世紀春運第一天,上海市鐵路、民航、公路、水運各單位共發送旅客15萬多人。其中,鐵路客流平穩有序、穩中有升,發送旅客達8萬人,顯示了運輸龍頭老大不可動搖的地位。
由於近日華北普降大雪,許多機場和高速公路關閉,很多旅客改乘火車。9日,上海站發送的旅客比前一天增加近1萬人,當天上海鐵路局共增開了20餘趟臨時旅客列車,其中開往北京的就有7趟。為應付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成都客流,上海站早在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3日就開出兩趟到成都的民工專列,運送返鄉民工4000多名。從10日起,該站開往成都的列車將增加到5趟,開行旅客列車之多創歷年來春運最高紀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職員和少部分學生都選擇臥鋪票,而且對車次和檔次較為挑剔,最好是空調特快,他們一致的觀點是“窮家富路”。民工和多數學生則表示“將就著”,熬過幾十個小時就行。選擇乘火車的旅客認為火車價格合理、安全、舒適,不受天氣影響。也許民工的順口溜更為確切:天上飛、地下跑,還是火車好;比一比、算一算,還是火車最劃算。
今年春運水路運輸客流同比減少兩成,運力減少是最大的原因,如中海集團在上海僅投入一艘客輪,而歷史上最多時有20多艘。現在,上海市水運僅靠長江輪船公司的幾條船,每天發送2300人左右,缺口很大。 (勞動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