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2月5日報道:喫蛇對於廣東人來說早已習以為常,但有專家指出:蛇身上不僅有寄生蟲,蛇還得癌癥得肝炎,進入蛇年,喫蛇究竟會產生什麼後果?僅僅是蛇年不宜喫蛇嗎?
現在的餐館經營者一般都說自己賣的蛇是從養蛇場中進的,不是野生資源,這多半是謊話。按國家頒布的規定,野生物種可開發利用的必須是人工繁殖的子二代纔可上市。也就是說,蛇場對外提供的蛇必須是蛇場引進野生蛇後在人工條件下孵化成長的第二代小蛇。蛇一般從幼年長至成熟大約需三四年時間,這是任何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養殖場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目前國內的蛇場大多不是繁育場而是蛇倉庫、中轉站。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0年12月11日起施行,嚴格地說,抓捕野生蛇,現在已屬違法。
即便不從環保的角度看,從餐飲的衛生角度看,專家介紹,蛇幾乎什麼病都得,也得癌癥得肝炎,寄生蟲更多。有些老蛇個體大抵抗力差,蛇皮肉之間的寄生蟲一團一團。
專家說,平常喫肉還得看看有沒有衛生檢疫的藍戳呢,可是哪有給蛇作檢疫的呢?從狂犬病到瘋牛病,動物傳染疾病大家也許並不陌生。有資料顯示,最近幾年來中青年結核病患者與日增多,與多喫肉食品有關,因為野生動物患結核病的很多,目前殺毒基本對它無效。由於病體罕見、研究較少,許多都是不治之癥。 (郭佩霖 陳晶晶 選稿 聶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