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18日消息:廣西柳州市大膽引入市場機制,逐步建立起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撥任用、激勵、監督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國有企業的改革與發展。
近幾年來,柳州市努力建立人纔中介服務機構,通過客觀、全面地評價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內在潛力,確定經營管理者的任職資格及資質等級,實現經營管理者的優化配置。1994年,柳州市嘗試運用心理素質測試技術,對擬選撥的95名35歲以下的企業領導人員的發展潛能進行研究分析;1997年又引進上海、深圳等地的人纔素質測試技術和考核評估手段,制定了由申請資格認定、基本條件審查、資質測試分析、能力業績考核、綜合素質評價等構成的經營管理者評價體繫。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分別於1998年和1999年成立了企業經營管理者任職資格評價推薦服務中心和企業經營管理者人纔市場。市委組織部門授權它們收集各類經理人纔信息,為各類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選擇、配置廠長(經理)人纔,為企業和經營管理人纔雙向選擇提供中介服務,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任職資格認定及素質測試,充分發揮中介機構的咨詢、交流、培訓、調解、管理等功能。目前評價推薦中心已對685名企業後備干部進行了培訓、測試,其中596人獲得工商管理培訓合格證書;人纔市場已儲存了800多條經理人纔信息,並通過多種方式,向17家企業推薦了21名經理人纔。
柳州市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推進企業經營管理者職業化進程。過去,對一些為企業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企業領導,柳州市往往把他們調進黨政機關,以示褒獎。這種做法,帶有較濃厚的“官本位”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人纔基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必須加快企業經營管理者職業化進程,鼓勵企業家扎根企業,把經營管理企業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人纔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的建立,為企業經營管理者職業化創造了條件。1998年,市委明確規定:50歲以下的國有企業現職領導及新提撥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經過評價推薦中心的評定,如今全市已有147人獲得了企業經營管理者任職資格。對已上崗的經營管理者和後備人纔,組織部門定期考察,並通過經營者人纔市場及時收集其年度及綜合考核信息,實行經營業績優秀者資格升級並將其推薦到資產規模更大的企業任職,平庸者資格降級直至取消其任職資格,以這種動態管理方式,促進企業經營者隊伍不斷提高素質。1998年以來,屬市委管理的279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中,已有21名不稱職者被資格降級或取消任職資格。同時加快建立企業經營者人事代理制度,通過建立托管經營管理者人事檔案、代辦專業技術資格申報和代理社會保障金、失業、養老、醫療保險交繳等制度,進一步推進經營管理者的職業化進程。
柳州市還大膽引入競爭機制,逐步建立起民主選舉、競爭上崗、公開招聘、依法聘用等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撥任用制度。1998年,市委特別規定:“凡新建、重組、改制的市屬企業,或經理(廠長)任期屆滿及因各種原因需要調整、充實的市屬企業,其經營管理者的選撥,原則上都要采取競聘的方式。”具體操作過程為:由董事會確定經營目標、經營責任和風險利益等,並在一定範圍內公布;黨委按照班子結構、崗位要求、任職條件等要求對應聘人員進行審查和資格認定,把好入口關;應聘者提出治理企業的方案及完成經營目標的措施;董事會組織專家和職工代表進行公開評議,董事長根據評議結果提出經營者人選。受聘的經營管理者上崗前還要與董事會簽訂合同,明確雙方責、權、利,並實行試用期和任期制。任職期滿後,根據考核情況決定續聘或低聘、解聘。對不再續聘的企業經營者,其檔案可進入經營管理者人纔市場。3年來,全市500多家中小型企業中已有260家通過競爭上崗方式選撥經營管理者;47家股份合作制企業實行了民主選舉廠長(經理)。 (中央電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