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19日消息:我國科學家開展全反式維甲酸與三氧化二砷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據上海市科委日前介紹,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陳賽娟、張亭棟、陳竺、陳國強、王振義等研究人員,在開展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早幼粒白血病的分子機制研究中,提出了應用誘導分化治療癌腫的獨特思路,證明全反式維甲酸能夠調變和降解在疾病中起關鍵作用的融合蛋白,並初步揭示了全反式維甲酸所調變的基因表達譜,分離到169個受維甲酸調控的靶基因,為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人員還發現三氧化二砷除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有顯著療效外,對淋巴細胞繫統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株也有明顯的作用。通過對三氧化二砷誘導凋亡、分化治療的機制研究證實,該藥能通過 基依賴性途徑,誘導線立體跨膜電位下降及凋亡信號傳導分子活化,使惡性細胞發生程序化死亡,同時延緩細胞周期並抑制細胞生長。由此可見,三氧化二砷具有更廣泛的效應。
此外,研究人員還成功地建立了繫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轉基因動物模型,為實驗研究提供了理想的手段,發展了可供白血病臨床診斷、分型、微小殘餘病變檢測的方法和試劑盒繫統,提高了白血病的診治和預後判斷水平。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