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22日消息:在今天召開的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座談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強調,將盡快建立中藥的標準化體繫,並從完善法規建設、加強GMP認證、制定中藥材加工企業的規範化管理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健全國家中藥品種保護制度。
自《中藥品種保護條例》實施7年來,我國共發布了27批1582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其中11個品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品種,其餘為二級保護品種,這些品種涉及全國31個省(區、市)1036個中藥生產企業。同時,這7年中,也依法撤銷和中止了19批1458個中藥品種生產批準文號的效力,進一步規範了中藥品種結構。
國家藥監局局長鄭筱萸認為,《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的實施作用是巨大的。《條例》實施前,我國單一中藥品種年產值過億元的幾乎沒有,《條例》實施後,年產值過億元的中藥保護品種逐年增多。以1999年的統計為例,當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品種就有28個,其中地奧心血康、急支糖漿、復方丹參滴丸等品種的銷售額都是3億多元以上。此外,《條例》實施前,各地中藥生產企業競相辦廠,生產品種低水平重復,不加控制地仿制,嚴重損害了研制單位和生產企業的合法權益,挫傷了新藥品研制開發的積極性,也損害了一批傳統中藥品種的質量和信譽;《條例》實施後,將我國傳統的醫藥管理模式納入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範疇,保護和調動了生產企業開發新藥的積極性,強化了藥品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保證了人民用藥安全有效。
據了解,國家藥監局將全面開展中藥保護品種延長保護期工作。去年經藥監局批準,有75個中藥品種的保護期獲得了延長,這些企業十分重視保護品種的科研和生產改進工作,加大了對產品質量提高和GMP改造的投資力度。
鄭筱萸強調,要進一步提高藥品質量,促進民族醫藥工業科技進步。他說,在中藥問題上,不僅僅是我們向國際接軌的問題,而且應很好研究國際如何與我們接軌。首先需要我們為國際向我們接軌鋪一條路,這條路就是中藥的標準化體繫的建立,要利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有利時機,使中藥品種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他同時還強調,要從完善法規建設、加強GMP認證、制定中藥材加工企業的規範化管理制度、對中藥飲片實行批準文號管理制度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中藥品種保護工作,使我國中藥研制和生產不斷健康發展。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