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開發紀實 這幾天,地處奉浦工業區的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一幢現代化科研大樓前,停放著一輛嶄新的遊覽車。它不是過去傳統的鉛酸電池電動車,而是我國自己研制的以氫氣為燃料電池的電動遊覽車。這輛車的誕生,記錄了我國科技人員追趕世界先進科技的雄心壯志。
最大的願望:追趕世界先進
燃料電池的開發,還得從數年前朱嘉駿和胡裡清之間的一席談話說起。
1998年5月,在國外從事新型能源研究工作的胡裡清博士來上海講學。他與奉賢縣委常委朱嘉駿見了一次面。當時,胡裡清向朱嘉駿熱情地介紹了國際上正在開展的研究燃料電池的情況。他說,國際能源界預測,21世紀人類將告別化石能源,進入氫能經濟時代。現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意大利、英國、俄羅斯等國都在進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動車的研究。胡裡清的介紹,使朱嘉駿大開眼界。朱嘉駿忽然萌生請胡裡清回國,共同合作開發燃料電池和電動車的想法。聽說胡裡清第二天就要回加拿大,朱嘉駿請他延期三天回加拿大,考慮回國合作開發燃料電池的事宜。胡裡清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便一口答應。胡裡清回到加拿大後,賤賣了別墅、汽車和家具,十天後,攜九歲女兒回到上海。
隻有把工作做好纔對得起大家
胡裡清回國來到奉賢,縣裡給他提供了一套三室二廳的住房。為方便他開展科研,朱嘉駿先從一幢大樓撥出一個樓面,之後又增給一幢廠房。胡裡清立即組織隊伍開展攻關。他首先把攻關目標指向燃料電池的關鍵部件–––質子交換膜。僅用三個月時間,他便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合作研制出質子交換膜。經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單位測試鋻定,此產品的電化學性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接著,他又率部向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研制發起衝擊,經過夜以繼日奮戰,四個月後,又研制出0.2千瓦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胡裡清等人乘勢而上,又開發出更高級別的燃料電池。到去年年底,他們先後開發出1千瓦、2.5千瓦、5千瓦、10千瓦和30千瓦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還研制出以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為動力的電動遊覽車。他們開發的燃料電池,經中科院上海情報文獻中心檢索,屬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
談到成績,胡裡清說,關鍵是人要有理想、有抱負、有創業精神,能艱苦創業,奮力拼搏。他還告訴記者,在他們遇到資金等問題困難的時候,國家科委和市裡領導多次給予支持,使他們感受到背後有堅強的後盾,精神倍增。
隻是起了個好步今後任務更艱巨
神力公司開發出一繫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國內首輛燃料電池電動遊覽車後,知名度大增。最近,他們應邀參加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863”重大專項“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動車”項目的建議書起草討論會、“中國–意大利氫能技術合作項目”、“中國–歐洲新材料技術合作項目”。神力公司技術實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支持。但胡裡清很清醒,認為隻是開了一個好頭。
他對記者說,開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和燃料電池電動車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它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使它的價格比目前產品的價格有比較優勢。他說,目前,燃料電池價格還比較高,主要是質子交換膜、石墨板和催化劑三大主要部件的價格比較貴,我們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技術改革和產業化,使三大部件的價格逐步降下來。胡裡清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正積極在這些方面努力,此外,還要從點到面,一步一步做好推廣工作,解決好氫能源的輸送問題。
“今後任務更重更艱巨,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從胡裡清的話裡,我們看到了他的信心,看到了人類生活的燦爛前景。我們衷心地祝願他再取得新的業績。 (解放日報 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