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報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必須參加在7月份舉辦的“3+綜合+1”的考試,除語文、數學、外語、“綜合能力測試”外,應根據招生學校的要求,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學科中再選擇一門參加考試。
2、凡報考高專與高職院校的考生,必須參加在7月份舉辦的“3+綜合”的考試。
3、應屆“三校生”可自主選擇參加5月份舉行的“3+2”高職考試或7月份舉行的普通高考,兩者隻能擇其一。凡報考普通高校中本科的,必須參加7月份舉行的“3+綜合+1”考試。凡僅報考普通高校中的高專與高職院校的,必須參加7月份舉行的“3+綜合”考試。
附:高考“3+X”科目設置
1、“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文化基礎科目,其中英語設有聽力考試,並計入總分;數學仍分文理科。
2、“綜合”,即“綜合能力測試”,是在六門課(即政、史、地、理、化、生)基礎上,以高中課程標準中必修課內容基本要求為依據和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利於對學生創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001年先設適合文科考生和適合理科考生在六門課基礎上的兩種“綜合能力測試”試卷。
3、“3+綜合+1”中的“1”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門課程,考生可任選一門。這六門課程稱為相關課程。相關課程在考試評分後,其成績按上海“3+1”方案中原有辦法進行調整,並計入“3+1”總分,便於考生兼報兼收,參與錄取。
4、應屆高中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必須取得計算機等級考試、勞技等級考試和理、化、生實驗考試的合格證書,作為高中畢業的基本條件。前兩年在5月份舉行的為普通高中報考高職學校而設置的“技能考試”隨之停止。
5、專門為應屆“三校生”進高職設置的“3+2”考試,仍在5月份進行。 (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