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一:交通“腸梗阻”
據磨盤山公墓管理處副主任萬信瑞介紹,作為成都市最大的公墓管理地,磨盤山每年“清明節”約有20多萬人趕來掃墓,周末時甚至出現漫山遍野都是人“打堆”的景像。然而,在這熱鬧的背後,始終有著讓管理人員提心弔膽的三大安全隱患–––交通、治安和消防。
萬信瑞說,今天是節期的第一個周末,上山的人肯定多,他們將“瞪大眼睛防範”。據萬介紹,最讓人頭痛的是,多年來,進入磨盤山墓地隻有一條約1.2公裡長的盤山公路,路面僅3米多寬。掃墓高峰期,長長的車龍緩緩而行,如果哪輛車子熄火,勢必造成“腸梗阻”,在附近的石嶺村公墓和東郊的竹望山等地也是這種情況。
隱患二:治安“老大難”
歷年來,掃墓治安問題一直也是一個“老大難”。15日上午,青龍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張富順接受采訪時說,按“慣例”,一到清明節,墓地周圍總不太安寧,搶劫、敲詐、打架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一些所謂“民間藝人”乘機以算命、看相、占卜、看風水等為名敲詐祭掃者。為此,他們已請來成都公安局成華分局防暴大隊的10多名民警和數十名治安積極分子,作好各種應急準備,全力保證掃墓者的安全。而竹望山、鳳凰山公墓也從15日起,請來轄區的民警隨時值班巡視。
隱患三:濫燒禁不絕
“今年清明節,我們提倡用鮮花掃墓,勸導大家盡量不要焚燒紙錢和花圈。”磨盤山公墓管理所主任陳華康說。在掃墓活動中,最讓他們擔心的就是消防問題。因為每年,市民在祭掃時所燒焚的花圈、 蠟、紙錢、煙頭、火炮渣等大約有20多噸,給墓區管理帶來極大不便,既污染了環境,又容易引起林區火災。
另外,在竹望山墓地的南坡,常年種植著70多畝柏樹(有90多株已有數百年的“高齡”),每次掃墓者燃放鞭炮後散發的大量硫、氯等氣體,嚴重毒害著墓區植物。去年3月,竹望山公墓就有2棵百年老柏差點被付之一炬。目前,盡管各墓地都修建了許多集中燃放地,但難保一些人我行我素,四處濫放。 (華西都市報3月17日 作者 李貴平 選稿 吳麒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