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2日消息:上海近日出現與“雷峰塔地宮文物”同一類型的文物。經上海收藏家協會專家鋻定,露面上海古玩市場的官制銅鏡、海獸葡萄鏡均為真品,它們和從雷峰塔地宮中出土的銅鏡及海獸葡萄鏡是“親戚”。
上海銅鏡收藏家陳學斌向勞動報記者展示了他所收藏的官制銅鏡,這面銅鏡的款式、銘文和雷峰塔地宮中出土的第一件文物相仿,銅鏡正中均有“官”字銘,右方銘文均有“都省銅坊”四字,不同之一是雷峰塔出土的銅鏡左首銘文為“匠人倪成”,而陳學斌展示的銅鏡左首銘文則是“匠人王典”。上海收藏家協會理事徐和平向記者介紹說,這兩面銅鏡直徑均為17.2釐米,厚度為0.1釐米,近幾年在合肥、揚州、連雲港、湖南等地先後出土過,在上海古玩市場上常見其“蹤跡”。專家認為官制銅鏡出產於五代十國中的南唐,由官府監控民間匠人制造,在湖南長沙出土的銅鏡銘文為“匠人李成”和“匠人謝昭”,“匠人王典”則在江蘇揚州出土,此次在杭州雷峰塔發現的“匠人倪成”確是該地區的首次發現。
徐和平同時展示了古玩市場上露面的一面海獸葡萄鏡,該鏡和雷峰塔地宮中出土的海獸葡萄鏡亦相仿。該鏡鏡面上是一形態豐腴的海獸,似獅非獅、似虎非虎,專家考證認為該鏡一般為宮廷皇族、達官貴人享用,工藝精巧,其價值事實上遠遠高過官制銅鏡。“但奇怪的是,大家都把筆墨傾注在價值有限的官制銅鏡上,對海獸葡萄鏡卻一筆帶過”,由於官制銅鏡是雷峰塔地宮中出土的第一件文物,媒體迫不及待地大量炒作造成其他文物的被忽略。專家認為上海市場上出現“雷峰塔地宮文物”,顯現出本地文物市場的“深不可測”。 (勞動報 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