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2日消息:國家環保總局日前正式批準9個省、自治區設立10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試點。
據國家環保總局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這是我國確定的首批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試點。這9個省、自治區是:內蒙古、黑龍江、江西、湖南、四川、陝西、甘肅、青海、新疆。首批確定的10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試點是:陰山北麓科爾沁沙地保護區、三江平原保護區、鄱陽湖保護區、洞庭湖保護區、若爾蓋-瑪曲保護區、秦嶺山地保護區、黑河流域保護區、長江源保護區、黃河源保護區、塔裡木河保護區。其中長江源、黃河源、黑河流域、陰山北麓4個保護區已提前完成了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大綱初稿的編制。
據了解,考慮到生態功能保護區一般都面臨人口、資源與環境的三重壓力,保護區建設不可能像自然保護區那樣完全封閉式管理。在保護區內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停止一切導致生態功能繼續退化的開發活動和其他人為破壞活動;停止一切產生嚴重環境污染的工程項目建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區內人口已超出承載能力的應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變粗放生產經營方式,走生態經濟型發展道路,對已經破壞的重要生態繫統,要結合生態建設措施,認真組織重建與恢復,盡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對這些重要生態功能區實施搶救性保護,是國務院發布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確定的生態保護主要任務之一。當前一些重要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破壞已發展到繫統功能性破壞,已經或將嚴重阻礙這些地區,甚至流域、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對當地生態環境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實施搶救性保護將有助於保護區域內的現有植被和自然繫統,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和生態功能的退化。今後在跨省域和重點區域的重要生態功能區,將建立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跨地(市)和縣(市)的,將建立省級生態功能保護區。 (新華社 記者 瀋路濤 胡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