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8日消息:臺灣“經建會”昨天發布2月份景氣對策信號,亮起第三個代表衰退的“藍燈”。在構成燈號的9項指標中,除了出口燈號維持“黃藍燈”外,其他8項指標都是“藍燈”,顯示景氣持續低迷。
“經建會”指出,2月份景氣領先指標指數降為95,是1985年12月以來最低的水平;降幅達到24%,是1998年5月以來的最大降幅,顯示臺灣景氣仍然低迷。景氣對策信號的9項指標中,無論金融面或實質面的指標表現都很差,其中2月份的“制造業新接訂單平減變動率”明顯變差,燈號從“黃藍燈”轉為“藍燈”。
“經建會”經研處處長胡仲英指出,臺灣必須加快實施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等方案,纔能保證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超過5%。
“經建會”認為,出口、投資、消費是促進臺灣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經濟情勢劇變,美國經濟減緩速度超過預期,日本景氣持續不振、歐洲經濟增長也明顯轉弱,全球三大經濟體同步下降的跡像逐漸明顯,臺灣對外貿易依存度高,國際景氣下滑勢必影響臺灣經濟。臺灣內部投資由於受到傳統產業轉型困難、半導體產業面臨景氣循環低迷期的影響,民間投資意願趨於保守,部份廠商取消原投資計劃,代表民間投資意願的機械進口值去年第四季度是零成長,今年1到2月份還比去年衰退16.3%,顯示民間投資並不樂觀。 (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