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報3月28日報道:公交無人售票車運行10個月,投幣箱裡收到了13萬多元假幣,此事經披露後,在參加溫州市“兩會”的代表委員和市民中激起了強烈反響。委員們一致認為,這“13萬元”損害了溫州人的形像,說明一些溫州人的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溫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在26日召開的一個座談會上,溫州市公交集團結算中心的金敏介紹了無人售票車收到假幣的情況,她說,無人售票車上的假幣可謂五花八門,有遊戲幣、外幣、紀念幣,還有一些是故意撕開了的殘幣。這樣的假幣、殘幣平均每天都能收到幾百元。
曾到公交集團視察的溫州市政協常委周德文感慨良多,他說:“公交車實行無人售票,當年政協委員也提了提案,我們認為無人售票是城市文明的一種標志,現在出現這一不文明現像,我們感到很痛心。”
“這13萬元中,也可能有我投的一元,但我不是故意的。”溫師院學生陳騁、周兆煒提出,要提高市民的假幣識別能力和投幣箱的防偽科技水平。公安部門應加大對假幣的打擊查處。
該市人大代表張大炎認為,現在溫州不文明的現像還有不少,應該發動更多的人來參與討論,以此為契機,切實提高市民的公德意識和文明素質。 (作者 翁王 選稿 黃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