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8日消息:中國科學家近日研制成功能早期預警白血病的基因芯片。專家稱,這標志中國利用基因技術在疾病早期診斷領域取得了新突破,為人類利用基因法治療白血病打下良好基礎。
據主持這項研究的陝西科林基因工程高科技有限公司醫學博士趙大為介紹,預警白血病的基因芯片目前已設計出三種,另有五種正在進一步研制中。
白血病是中國十大高發腫瘤病之一,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目前,診斷白血病主要用血液顯微鏡檢查、骨髓穿刺檢查和染色體檢查等方法。受醫務人員技術水平、對細胞的觀察程度等人為因素影響,易造成診斷不準確,從而延誤治療。
基因芯片預警白血病的方法簡單易行。檢測時,醫務人員隻要在被檢測者耳、胳膊等部位取出少量血液,通過基因芯片檢測,就會得出準確的診斷結果。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在蘭州、廣州、瀋陽、西安等地對四十例白血病患者進行了臨床對照,表明基因芯片與常規法的復合率比較相當精確。
趙大為說,基因芯片主要是將許多特定的探針固定在特定的介質上,利用分子之間相互識別的原理,來檢測與探針相互作用的分子。通過基因芯片檢查,可以發現血液中是否存在白血病病毒,細胞是否存在染色體易位,細胞中有沒有癌基因表達,細胞中是否存在突變的基因,以此來診斷某患者可能患有白血病,可能或將有極大可能發生白血病,並能指導醫生用藥。
據介紹,目前世界上至少有六家跨國公司在研究開發利用基因芯片預防和診治疾病,但很少真正取得成效。中國科學家從一九九八年開始這項研究,並分別研制出白血病病毒毒檢芯片、染色體易位檢測基因芯片、白血病相關癌基因表達檢測基因芯片和白血病相關癌基因突變檢測基因芯片,並在此基礎上,綜合設計出白血病預警基因芯片。這一基因芯片從設計、制作到檢測等都擁有自己的特色,並自成體繫。
在本月初舉辦的“國家八六三計劃十五周年成就展”上,這項成果一露面,立即受到國內外高科技領域人士的關注。
中國科學技術部高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裴夏生稱,白血病預警基因芯片研究項目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對中國生物技術產業將產生重要影響。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