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8日消息:最近,雲南省的民族文化專家在長期研究後認為,雲南土主文化中心在大理巍山。
雲南省南詔文化研究專家、雲南民族學院教授楊榮昌以及在大理巍山縣長期從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學者楊平俠等人在研究之後發現,中國彝族盛行祖先崇拜,大理巍山縣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彝族的臘羅支繫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表現,土主廟即為全民族的一種祖先崇拜,土主文化即是祖先崇拜的產物。巍山縣境內現存十四座土主廟,除兩座外其他十二座供奉的土主都是南詔國十三代詔主。
據史料記載,土主信仰始於唐開元二年(公元七一四年),唐玄宗敕封南詔開國君主細奴邏為巍寶山巡山大土主,並蓋廟塑金身。到南詔中後期,隨著疆域的不斷擴大,凡南詔勢力到達的地方,彝族先民都在本土建蓋供奉南詔十三代君主的土主廟。
專家們研究發現,不論分布在西南彝族地區的土主廟有多少,各地彝族同胞都把巍山縣巍寶山上的土主廟供奉的南詔開國君主細奴邏奉為彝族的大土主,把當地土地廟的土主奉為一方土主,受彝族大土主細奴邏的管轄。因此,雲南土主文化的中心和發源地在大理巍山。
專家認為,這種分層次、分等級的祖先崇拜連接了處於大分散、小聚居的中國彝族群眾的族源、親源關繫,穩定了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加強了民族的凝聚力。 (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