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29日消息: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上海新一輪經濟發展的熱點。“十五”期間,上海現代生物與醫藥產業將構築創新體繫,重點發展生物技術產品和天然資源藥物;吸引國內外企業集團來滬投資,培育企業集團,培育銷售額超億元的“重磅炸彈”型的拳頭產品。這是在昨天召開的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生物技術和醫藥工業展覽會暨研討會上獲悉的。
據解放日報報道,“十五”期間,上海現代生物與醫藥產業將以國家上海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基地為載體,以新藥創制體繫的完善為切入點,實施機制創新,形成信息、人纔、技術、資金的聚集,建成在國際上有影響的生命科學創業基地。發展目標為:創制3–5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培育3–4個超50億元科、工、貿一體化的企業集團;到2005年產業規模翻一番。
“十五”期間,上海將加強人類基因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尋找有重要功能的新基因,開發具有潛在的診斷與治療重大疾病的產品;重點開發生物芯片。
為實現發展目標,本市將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建立知識產權基金;擴充生物醫藥科技發展基金和中試孵化基金;建立生物醫藥產業風險投資、風險擔保等基金等。
本報訊(記者汪敏華蔣心和)我國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進程將大大提速。未來5年,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用於現代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究經費將是以往15年經費總和的四至五倍,總額可逾50億元。這是科技部生物工程中心主任劉謙在昨天召開的第五屆中國上海國際生物技術和醫藥工業展覽會暨研討會上披露的。
從“十五”起,我國將把生物技術研究項目實施與基地建設相結合,重點建設20個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發基地。在基因組學、生物信息與生物芯片、組織器官工程、動植物生物反應器、基因轉移調控、基因細胞治療、高通量篩選、生化工程工藝等主要技術領域重點組織攻關。
將出臺一繫列措施,引進團隊式人纔,建立生物技術產業聚集區,建設世界一流的生物技術孵化器。劉謙認為,上海有希望成為國家級生物技術產業聚集區及生物技術孵化器的首選城市。
劉謙透露,“十五”期間,國家對生物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將從資金引導轉為側重政策引導,有關部門正蘊釀出臺繫列優惠政策,生物技術產業將享受軟件產業同等待遇,如:從事生物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的企業不分所有制,創業板上市優先考慮;投資生物技術產業的風險資金免征所得稅;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產品從獲利年起稅收五免三減半等。 (作者 汪敏華 蔣心和 編輯 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