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樂壇總是青睞男性,一群 港“四大天王”、臺灣“四小天王”就呼風喚雨長達十個年頭。女孩子總是有點遜色,陳慧琳孤掌難鳴、鄭秀文時起時沉、幾個小玉女也不成氣候。幸好,在包容性更大、音樂質素更高的臺灣,近兩年推出的女歌手都是美貌與實力並重,並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登基。
無論是來自臺灣本地的蔡依林、蕭亞軒,還是來自新加坡的孫燕姿,馬來西亞的戴佩妮,其表演天賦、音樂感染力都遠遠超過同一時代歌手。早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這四小天後就已從四小金花開始蛻變
孫燕姿:清麗的白蓮
五歲開始學琴,十歲留下第一張在舞臺上唱歌的表情,2000年5月,22歲的她以年輕而有力的聲音登上各大排行榜的冠軍。
華納音樂有太多的一哥一姐,但就在如此實力的唱片公司卻走出了令大家詫異的小女生。第一張唱片《天黑黑》5月發行時便得到冠軍,三十餘萬張的成績令華納的各位班霸也刮目相看,當紅的燕姿2000年底又再發行個人第二張專輯《我要的幸福》,而其小天後的地位也由此確定下來,並在各大音樂總評上橫掃新人獎項:臺灣民報“十大偶像新人獎”、新加坡“933電臺金曲新人獎”、 港“TVB8最佳新人獎”、 港電臺“最具潛力新人獎”。
孫燕姿的外表不算羞花閉月,但正如她的歌聲那般透露出一股全無污染的純淨。若與同樣清麗的蔡依林相比,蔡依林的歌充滿了情,而她的歌則更具氣質,令人聽完後,感覺音樂仿佛自然地在心中形成了輪廓,這是一種歌的質感。喃喃的歌詞仿佛在訴說自己幼年的經歷,沒有誇張隻有清淨的流露,柔美的旋律卻讓人感到歌中無形的骨氣,這種感受讓人絲毫感覺不到她是出身於商業發達的新加坡。燕姿現時的經歷十分類似同是獅城出身的許美靜,第一與第二張大碟火爆登場。但許美靜之後便出現了許多非音樂的消耗,希望孫小天後的第三張唱片依舊能保持清新的氣息,給大家一片心靈的淨土。
蕭亞軒:璀璨的薔薇
生於1980年8月24日的蕭亞軒擁有162公分身高47公斤體重的標準身材,童年在一個破碎的家庭度過,大學畢業後隻身遠赴溫哥華進修服裝造型專業。
她的入行經歷頗像當年林青霞被發掘的情節,在機緣巧合之外,Elva更多地表現了一些主動性––––因為在被制作人在街邊拉住之前,她已經以團體形式參加了溫哥華TVB歌唱比賽,並因小獲矚目而被臺灣維京唱片邀請試唱,由此踏入了歌壇。1999年,蕭亞軒推出第一張同名專輯《Elva》,在臺灣最著名的幾家唱片商銷售排行榜上創出了二十多周冠軍的奇跡。接下來的第二張《薔薇》也同樣反應不俗,並於唱片推出的同期在臺灣成功舉行了大型個唱“夏日薔薇”。
作為歌星的亞軒給人的最大印像是她特別的“融合”能力,從形像到歌聲都很吸引。很多人都被Elva清新的笑容和酷酷的明亮眼神這種奇妙的配合所吸引,聽她的歌也會有同樣的感受,在富於穿透力的聲音裡散發出一種略帶質感的溫柔,給人留下深刻印像。因為受過中西兩種文化的熏陶,在亞軒的歌裡經常可以捕捉到西化的發音技巧,這與東方人的含蓄平展奇妙地自然融合,詮釋出20歲的活潑與25歲的內斂味道,頗為特別。
戴佩妮:幽雅的蘭花
1978年4月22日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出生,父親是當地學校的校長。書 世家的背景令她有很強的文學感悟力,這也為她以後的詞曲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歲時,她受一個緣際會的影響開始了舞蹈藝術的生涯,並主修了華族舞蹈與現代舞,1992年參與陳清水舞蹈工作坊《窗外有藍天》全國巡回演出,於5年後獲得了舞蹈老師資格。
她的音樂路程是於1995年開始的,多元化的曲風是戴佩妮的創作風格之一,在五年內,她已積累了近百首作品,並由天後級的港臺歌手錄入大碟當中。在獲得全柔軟曲創作比賽全場總冠軍後,即和參賽者組成創作小組以BAND的形式參與一些演出,於是被經紀人挖掘去到臺灣,網至EMI旗下。於2000年2月第一張全由自己創作的專輯《Penny》發行,當年成為馬來西亞第一屆亞洲中文金曲獎大馬區最佳新人。
佩妮可能是幾位小天後中,曲風較多元化的一位。R&B、單一樂器、城市民謠與鄉村氣息等多種風格都可以在其專輯中找到。極富彈性的嗓音與流暢優美的音色是她獨有的特點,但其歌曲感情的表達融入程度遠遠不如其他小天後,要想歌迷很投入地聽她的歌,可要多向EMI的老前輩學習了。
蔡依林:奔放的玫瑰
1979年9月15日,臺北市一個叫蔡宜凌的小BB出生了,處女座的她從小靦腆寡言,沒有人想過她會紅。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她喜歡唱王菲的歌喜歡旅遊,直到第一次站上舞臺,在高二的熱音社迎新會上,蔡依林唱了小紅莓的《Zomie》,大家熱烈的反應令她對歌唱建立起了信心。
1998年,19歲的她在學校的推薦下參加MTV音樂臺的“新生卡位戰”音樂大賽,擊敗三千多名競爭者,並在總決賽中以雲妮•惠斯頓的《TheGreatestLoveOfAll》獲得壓倒性高分。次年5月,依林又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輔成大學外文繫,一路順風的她在1999年發行了處女大碟,並首先成為新生代的小天後。
相信是性格決定了依林的風格,外向的輸出型令她的演繹與歌曲更多傾向奔放、外露。舞臺上的她並無新世代的做作,而是揮灑自如,豐富的肢體語言與年輕的朝氣,令她更能在舞臺上帶動鐘愛她的歌迷。2000年的《ShowYourLove》大碟將這種個人風格清晰地確定下來,歌中充滿她專注散發的感情,歌迷可從每一首歌中充分吸收她的青春氣息與情感。當然年輕決定了她不可能有什麼更深層次的人生歷練,大碟聽完後,讓人感覺初戀是不錯的,但現實更為重要,不知日後隨著年紀的增長,依林的演繹深度是否能更進一步呢? (南方都市報 3月29日 鄧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