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記者抱著迫不及待的心情趕往漢諾威,一年一度的漢諾威信息技術及通信博覽會(CeBIT)今日拉開帷幕。要知道,雖然去年的展會我也參觀過,但今年的宣傳還是把我搞得神魂顛倒,這次的展會主題為“掌握未來的精神”,未來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不看個究竟,哪能罷休呢?
信息技術業寒潮擋不住參觀熱浪
一邊是納斯達克的慘綠,一邊卻是人潮洶湧的展覽會場,有“IT(信息技術產業)奧運會”之稱的CeBIT絲毫沒有讓人感受到IT業的寒冷,60個國家的8016個公司在43萬平方米的展區全面展示著人類“未來的精神”。由於去年78萬人次的參觀量,州政府今年已預先將所有行車路線都進行了優化,並提供多項免費接送服務,然而,參觀者的熱情仍然使我在找停車位上花了不少時間。
平時看不出在IT業上有多發達的東道主德國竟一下子湧現出5000多家廠商,占據了33萬平方米的地盤,再連同其它歐洲國家,簡直要把美國擠作一團。怪不得施羅德總理誇下海口,要在兩年之內趕上美國。
展會上找不到“自家人”
看著“別家”熱鬧,自然要關心“自家”的情況。遺憾的是,內地公司去年還來了30家,而今年卻隻有24家,我親眼看到的僅聯想一家而已。另一方面,臺灣地區這次來了529家參展商,數量上超過了美國。我粗略地算了一下,臺灣地區的參展面積是內地的31倍,而且是以集團形式出現,頗為引人注目,雙方差距不言自明。然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除宏基和威盛電子外,臺灣地區的產品依然以配件為主,在軟件和通信方面與歐美仍不可同日而語。
這次展會的主角是手機,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以及日本的松下、索尼,韓國的三星等著名手機廠商蜂擁而至。德國西門子更是借東道主之地利,布下了5000平方米的最大展區,以期在新世紀的第一場較量中撥得頭籌。GPRS手機是這次的熱點,諾基亞、摩托羅拉、西門子、愛立信紛紛推出此類新款手機,個個樣貌小巧,功能強大,而且部分手機已經開始邁入彩色世界,色彩的加入讓我想起了個人電腦從單色到彩色的換代經歷。遺憾的是,操作繁瑣仍舊是手機上網的一大難題。用手機上網購物,得敲擊上百次鍵,誰會浪費那麼多時間在按鍵上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手機廠商無一家參展。在通信業飛馳的列車上,中國連“硬座席”都沒擠上去。作為手機消費大國,中國也有自己的品牌,但獨立開發的具有新功能的手機還是太少,無法拿到世界級盛會上展示。盡管如此,我在展會上還是看到了很多關於中國的信息,這充分說明了世界各大廠商對於中國市場的關注。業內人士預測,明年的展會上將能看到“中國制造”。
今天的未來是明日的現實
說起新鮮的玩意兒,此次展會的主題“把握未來的精神”再貼切不過了。盡管是面向未來的,但實際上大多數產品已經面市,或即將面市。像從去年就火起來的可實現各種設備無線連接的藍牙技術,今年則是全面開花,手持電腦、手機、打印機、復印機、掃描儀、數字照相機、攝像機、耳機 IT業的產品似乎都已經變成了“藍”色。不過應用藍牙技術的設備價格普遍偏高。
手持電腦是另一賣點,這種小家伙流行的程度已經超出我的想像。此次展會上,手持電腦的著名生產商掌上(Palm)公司更是信誓旦旦,到2003年,要在歐洲銷售出100萬部這樣的電腦。既然一切都變得可移動,臺式機被取代的命運看來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對於攝影的興趣是從數字相機纔真正開始的,所以對這一領域的新產品要特別關注一些。總的看,數字相機的趨勢是朝著流行化、多功能、易操作、傳統機身的方向發展。柯達推出的小型數字相機隻有鼠標大小,卻集照相、攝像和播放MP3功能為一體,正符合這一流行趨勢。而看了奧林巴斯、索尼、富士的專業數字相機,讓我直後悔身上的這臺相機買得太著急了。
展會規模空前,僅僅是走馬觀花地參觀也至少要一天時間。倉促之間,我隻看到了“未來”的一角,錯過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但“未來的精神”永遠是CeBIT的不變主題,而今天的“未來”就是明日的現實。 (環球時報 3月29日 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