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委任的 港文化委員會,3月19日公布了推動 港文化發展有關政策的咨詢文件,這是 港第一個專門討論文化發展的文件。
文件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策略是要學習世界先進經驗,重視圖書館的作用,重新定位 港現有60多個圖書館的作用,提供延伸、增值服務。使圖書館由目前的“消閑”角色,轉變為港人的終身學習中心和社區文化中心。
根據 港康樂文化事務署的統計,2000年 港人從圖書館共借閱了3200多萬本中英文圖書,以 港680多萬人口計算,平均每個 港人去年每人借書4﹒7本。借閱量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中文小說,占32%;自然及應用科學類,占15%;外國語言和文學,占11%。
統計顯示, 港女性在借閱圖書方面遠遠超過男性。女性平均每季度借書1﹒3本,比男性每季度平均0﹒9本高45%。按年齡性別分組,10至19歲的女性(學生)最愛借書,平均每季度每人3本,同齡男學生僅借1﹒7本。
港教育協會主席張文光指出,學生讀書風氣“陰盛陽衰”體現在許多有組織的讀書活動的總結評獎會上。通常,獲獎者中女同學人數是男同學的3倍,男生在讀書的質和量方面均不及女生。他說這可能是因為男同學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體育運動或電子遊戲上。
整體看,年輕人的借閱量超過成年人。50歲以上的人借閱量最小,平均每人每季度隻借0﹒3本書。老年人空閑時間多閱讀量卻小,張文光指出這一方面是因為 港老年人中相當多的人文化低甚至是文盲。另一方面過去幾十年 港人日夜忙於生意生計,許多人沒有養成讀書習慣。
過去曾被稱為“文化沙漠”的 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近些年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很大成績。目前特區政府每年僅投資公共文化軟硬設施建設的資金就達30多億港元,出版、文化團體、文藝活動都十分活躍,水平不斷提高。去年落成使用的、功能齊備科技先進的 港中央圖書館,堪稱是 港文化進步的一個標志。 (中國青年報3月29日 德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