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30日消息:歐盟委員會28日正式推出名為“電子教育”的行動計劃,開始建設“著眼於明天的教育”,以適應信息時代的挑戰。
歐盟“電子教育”計劃既是其“2002年建成電子歐洲”計劃的重要補充,也是最新“歐洲就業戰略”的重要內容之一。歐洲信息技術人纔的缺口目前約為140萬人,預計到2003年將達170萬人。“電子教育”計劃就是為盡快彌補這一缺陷,以保證“電子歐洲”計劃的成功而提出的。歐盟確定的4個重點是:一、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條件,要求所有教室到2002年底前連接因特網,到2004年平均5–15個學生一臺多媒體電腦;二、加大電子教育力度。2003年底前讓在校學生了解數字文化,推動教師將數字技術應用於教學與研究,到2002年前創建教育網站,編寫網上教學課程,讓每個勞動者接觸數字文化;三、提供高質量和內容豐富的教育服務;四、把歐洲學校連成教育網絡。
這項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措施包括:以各國現有機構為基礎,創立一個歐洲信息交換和研究平臺,方便在數字電視、衛星等新技術方面的應用創新;鼓勵基礎設施建設,如在大學建立數字網絡,在欠發達地區,可由歐洲投資銀行提供資金援助;在基礎能力的培養中加入“數字文化”的概念等。另外,歐盟委員會還將研究設立“歐洲信息技術文憑”的可能性。
預計“電子教育”計劃將提供每年120億歐元的市場。歐盟委員會計劃在今後三年中投資120億到150億歐元,推動“電子教育”計劃的落實。5月10日和11日,歐盟首屆“電子教育”首腦會議將在布魯塞爾舉行。歐盟還將於5月5日至11日開展以“電子學校”命名的宣傳活動,促進中小學校上網。年底前,還將設立“電子教育”網站,以推動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這項計劃。 (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