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3月30日報道:日前,沙龍在與來訪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交談時向伊拉克發出強硬信息:如果伊拉克再度向以色列挑釁,以色列決不會像海灣戰爭期間那樣默不作聲。
沙龍的強硬自有他的道理,因為在他手中掌握著一支他一手創建的王牌軍,它就是以色列的“269”特種部隊,這就是他的資本。
“101”鼻祖是沙龍
1950年,巴勒斯坦人民在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下,爭取民族權力的鬥爭風起雲湧。而“費達因”(敢死隊)組織更是神出鬼沒,不斷與以色列人對抗,把以色列政府搞得魂不守舍。
為了回擊“費達因”,扭轉以色列軍隊的被動局面,以色列總參謀部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成立一支特種部隊。這時,以色列軍方高層想到了阿裡爾•沙龍,據以色列總參謀部對他的了解,沙龍膽大心細,經驗豐富,是籌組特種部隊的理想人選。
沙龍領受任務後,把自己的軍事纔能發揮得淋漓盡致。1952年,以色列有史以來第一支正規的特種部隊–––“101”部隊誕生了。說起來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這支特種部隊最初隻有50人。但沙龍始終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
實戰機會終於出現了,“費達因”成員在制造一起爆炸案時與“101”部隊短兵相接。“費達因”成員遇上訓練有素的特種部隊,很快就潰散。“101”部隊乘勝追擊,不知不覺深入約旦境內。他們頭腦發熱,眼睛發紅,殺性勃發,見人就殺。60多名手無寸鐵的約旦平民竟慘死在他們手下。
屠殺事件曝光後,整個中東地區震怒了,正義輿論紛紛站在巴勒斯坦和約旦一邊,譴責以軍的暴行。迫於壓力,以色列政府隻好把這支初出茅廬即闖下大禍的部隊解散了事。
“269”借機誕生
1957年,以色列為了搜集阿拉伯國家的軍事情報,以軍總參謀部情報機構認為必須擁有一支無所不能的情報部隊。這個時候,情報機構高層想起了“101”部隊。單從軍事的角度看,這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精銳之師,如果讓這麼一支部隊承擔情報搜集任務,肯定會收獲不淺。
以軍情報機構向總參謀部提議,重新組建特種部隊。於是,以原“101”部隊為基本框架,以色列有史以來的第二支特種部隊,代號“269”,又稱總參偵察大隊誕生了。
“269”部隊和其他部隊不一樣,它不直接從民間招收新兵,而是從以色列國防軍中選撥。每年10月,在約旦河谷一個戒備森嚴的兵營裡舉行“選秀大賽”。每個申請加入者都要面對考核委員會長達兩天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測驗。
特殊編制特殊武器
目前,世界各國都注重發展特種部隊,適合特種部隊使用的先進武器層出不窮。但不管哪個國家推出何種特種兵武器,以色列方面就會想盡辦法,力求將其補充到“269”成員的手中。因為以色列軍方清楚,現代戰事中,任何一支部隊除了有高素質的人員外,還要有與之配套的最先進的武器,纔能稱為強悍。
據以色列媒體披露,在以軍的全部軍費預算中,特種部隊專項裝備購置費就占5%左右!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劃歸“269”部隊帳下。因此,說“269”部隊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輕武器並不為過。
“魔鬼訓練”打造士兵
有這樣一幕,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東南120公裡的大漠深處特種部隊訓練中心一座秘密營地裡,十幾名全副武裝的以色列士兵正在緊張地訓練。隨著一聲“打!”的口令,士兵們的右手迅速從槍套中抽出手槍,幾乎與此同時,20米開外的一列靶子應聲倒下。令人驚嘆的是,這一切都是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裡發生的!
在距離靶場不遠的一座二層小樓裡,正上演著另外一幕。訓練員沒有給予任何暗示,隻把15名士兵招進小樓。屋內沙發前面的長桌上擺放著好多好喫的東西,隊員如狼似虎地喫起來,然而,一個蘋果都沒喫完,他們就被趕了出去 門外,訓練員要求隊員立即回憶出桌子上的所有食物,原來,這是在訓練特種兵們的記憶能力。這種訓練方法,在訓練中心可謂數不勝數。
“魔鬼訓練”的強度連美軍的“綠色貝雷帽”部隊都甘拜下風。訓練的內容包括各種軍事特技:“269”部隊成員人人都要學會在各種作戰條件下駕駛各種車輛和直升機;空降突擊隊員的要求更加嚴格,全副武裝從直升機上沿繩索而下,25秒內必須到達地面;當空降突擊隊員衝出機艙,向敵人發起攻擊時,要求隊員在跑動中的射擊命中率必須在85%以上。
過去,“269”部隊的存在與動作屬於軍事機密,外界隻知道其成員個個技藝超群。但隨著“269”部隊的日益擴展,其神秘光環也逐漸隱退,關於這支部隊的秘密情況開始逐漸被外界所了解。
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沙龍手中有一支“269”特種部隊。 (作者 木子 選稿 黃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