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3月30日報道:記者在28日召開的佛山武術文化研討會上發現,不少佛山市武術界人士滿懷赤誠呼吁:有關部門應打好佛山武術品牌,讓佛山武術文化為旅遊業逐步成為第三產業的發展龍頭作出貢獻。
佛山武協秘書長張志純介紹,與佛山祖廟相連剛剛建成的黃飛鴻紀念館,開館纔兩個月已經創收330多萬元,成效不錯。但從可持續發展來看,不僅要建紀念館,同時還應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武氛圍,讓佛山武術後繼有人。
佛山是中國南派武術之鄉,近代以來,出現了一大批武術名人,除了黃飛鴻等在國內外很有名氣外,還有蔡李佛拳的張炎、陳盛,詠春拳的梁贊以及革命烈士吳勤等。但目前,佛山武術界不要說在國內或國際上,連在省內能打出名堂的人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在時間、地方、經費以及完整的科學訓練理論都缺乏。佛山武術界人士認為,佛山武術不能老是緬懷過去,活在前輩的光環下,下一步應從總體上策劃佛山武術品牌。
在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由佛山市委宣傳部、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牽頭研究編寫、反映佛山武術文化豐厚內涵、塑造佛山文化品牌的《佛山武術文化》一書3月27日首發。該書由歷史篇、組織人物篇、運動健身篇、旅遊發展篇和資料篇五個部分組成,詳盡介紹了源遠流長的佛山武術。 (作者 丁華 朱耀輝 選稿 吳麒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