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29日消息:這是一個拒絕柔情的夜晚。杭州市體育館外下著瓢潑的大雨;體育館內,伴隨著鋼琴琴鍵和京劇板鼓發出的激越的京劇曲調,“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渾身是膽雄赳赳”這樣的高亢聲音在回蕩。冒雨趕來的觀眾占據了場內九成的座位。
很多人此時纔發現,鋼琴和京劇這兩樣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放在一起,產生的不是“物理反應”而是“化學反應”,它們居然能如此和諧地融合。其實並不奇怪,它們是以不同的方式闡釋了同樣高亢而激烈的情懷。盡管如此,把分屬不同音樂體繫的鋼琴藝術和京劇相結合,把《紅燈記》改編為鋼琴伴唱還是極具難度。當年,殷承宗抱著探索的目的,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他也由此一舉成名。
偌大的體育館內彌漫著兩種期待,中老年人眼中是懷舊,而年輕人眼中更多的是好奇。西歐式的鼓掌和中國式的叫好同時出現在每一唱段結束時。但是偶爾會有個小伙子受不了“鐵梅”高亢的唱腔而捂住了耳朵。
當年的原版“李奶奶”、74歲高齡的高玉倩身帶著心髒啟搏器,依然登臺“痛說家史”,依然中氣十足,依然聲淚俱下,“李奶奶”那不打折扣的情感感動了所有的人。
在交響組曲《白毛女》之後,殷承宗還與浙江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了鋼琴協奏曲《黃河》。在黃河咆哮於琴鍵上的空隙中,我們聽到了《東方紅》和《國際歌》那永恆的旋律,全場的熱情到達了最高點。在觀眾和主持人的執意請求下,已氣喘吁吁的殷承宗最後為杭州人獻上了一曲婉約的《春江花月夜》,與前面所有豪放的旋律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屬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