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29日消息:作為美國英特爾微處理器史上最具開創性的產品之一,“Itanium”處理器(開發代號:Merced)的正式出貨時間將於當地時間5月29日正式開始。這一時間比當初的預定整整晚了兩年,全部開發歷時7年之久。
Itanium是英特爾公司投放市場的首款64位架構(被稱作IA-64)微處理器。采用了與現有x86完全不同的基本構造(架構)。市場定位於到目前為止英特爾一直比較薄弱的高端服務器和工作站。
此前英特爾一直作為根據地的個人電腦市場已經受到了AMD的大規模蠶食,在PDA等便攜終端和筆記本電腦市場,新興的美國Transmeta也嶄露頭角。因此,英特爾的如意算盤是將上述損失在高利潤率的高端服務器市場補回來。
美國調查公司IDC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價格超過100萬美元的高端服務器市場英特爾的市場份額到目前為止僅為5%。而大部分的份額為美國Sun Microsystems、美國惠普(HP)和美國IBM的RISC處理器掌握。Itanium打錯了算盤
那麼,一路跌跌撞撞而來的Itanium到底有何“賣點”呢?
一個就是所謂達到RISC處理器“1.5∼3倍”的性價比。英特爾當初也正是把這一優勢放在首位而進行立項的,英特爾打算采用獲得PC服務器大份額市場同樣的步驟進軍服務器市場。
然而這一計劃極有可能落空。因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其性價比並沒有達到當初的預定。或許並不是為掩蓋這一失算,但英特爾已經開始耗資數千萬美元用於Itanium的上市前的宣傳活動。
另一個賣點是科學計算能力。業內人士認為,有望采用配備Itanium的設備的領域僅限於科學計算。盡管戴爾公司和惠普公司等主要的服務器制造商已經宣布將銷售配備Itanium的設備,但Itanium進入所有服務器繫列的可能性很低(不能忘記的是惠普公司還是IA-64的合作開發商)。
業內人士的普遍看法是,Itanimu的真正崛起還得等到定於2002年開始供貨的第二代“McKinley(開發代號)”。英特爾公司同時還宣布McKinely的後續機型Madison和Deerfield(均為開發代號)目前正在進行開發。“IA-64至少也會延用25年”(英特爾公司),正是基於這種考慮,第一代Itanium充其量實際上已經被英特爾定位於“引子”的位置。
英特爾擁有足夠的資金渡過目前的IT不景氣時期。從開展新業務的角度講,英特爾並不急於獲取眼前利益。該公司甚至打算在2001年投入12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作為研究開發費用。在2000年該公司曾耗資27億用來收購16家新興公司。當然在網絡泡沫破滅、股價大跌的現在,收購企業可謂正當其時。
盡管證券分析師對大規模擴張敲響了警鐘,但英特爾首席執行官(CEO)Craig Barrett卻對這些批評不以為然:“比起應付衰退來說,倒是應該把更多的資金投向研究開發等面向新一代產品的準備之中”。
不管怎麼樣,即將亮相的Itanium這塊試金石一定能算出:英特爾在21世紀“會繼續成為和90年代一樣在IT業界舉足輕重的企業呢”,還是“僅僅變成了規模最大的企業”。包含Itanium亮相後IT業界的反應在內,所有的懸念都將使關注的目光無法離開英特爾。 選稿:遊海洋 來源:日經BP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