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9月3日消息:“2001•中國西部論壇”組委會今天下午14時在西安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副主任李子彬和“2001•中國西部論壇”組委會副主任、中共陝西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賈治邦介紹了本屆西部論壇的籌備情況、論壇內容、西部大開發實施等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下面是問答實錄:
新華社記者:國務院領導指示,西部論壇要辦得一年比一年好,請問賈省長,陝西做了哪些工作,怎樣把這次論壇辦好?
賈治邦:今年論壇內容十分豐富,一切籌備工作都以江澤民總書記“三個代表”的思想為指導,我們按照國務院領導的指示,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同時,我們組織了精干的籌備機構,隻用了4個月時間,就使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會議的宣傳、保衛等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加上去年四川論壇的經驗,我們確保這次會議能夠達到國務院的要求。
新華社記者: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西部省市區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西部各省市區經濟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請問李主任,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避免西部大開發中走先發展後規範之路?
李子彬: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關注這個問題。歷史上,大規模開發西部共有三次。第一次是“一五”計劃期間,國家興建了156項大型建設項目,其中陝西有24項。第二次,是“三線”建設時間,全國各地大中型企業進駐西部,基本構成了西部地區的經濟格局。這次西部大開發是第三次大規模開發西部。
鋻於前兩次西部大開發的經驗教訓,避免走老路,國家在確定這次西部開發戰略時,就確定了指導方針:避免走大轟大起、重復建設、破壞生態、低效益運行的老路子。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積極進取、量力而行、統籌規劃論證、分步實施。
西部開發有四個重點。一是以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根本;二是大力加強西部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三是優先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加快人纔培訓和引進;四是經濟結構調整。隻有借鋻歷史經驗,明確開發重點,我們纔能避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不協調、生態環境先破壞後治理、事倍功半的老路子,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民日報記者:西部開發是長期而繫統的工程,請問陝西省如何選突破口?
賈治邦:按照江澤民總書記的要求,我們在西部開發中有明確定位,主要有三句話:第一句話,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陝西要走在西部大開發的前列。這是因為與西部兄弟省市區相比,陝西有自己的特色,一是科技力量強,二是旅遊資源豐富,三是地下能源豐富,四是我們的裝備工業,特別是軍工企業發達。第二句話,陝西應該成為西部開發的橋頭堡和第一階梯,陝西處於東部的西部,西部的東部,承東啟西,完全可以成為全國範圍內的物資、資金、人纔的集散地,起到輻射作用。第三句話,陝西是西部開發的主戰場。黃河、長江的上遊都流經陝西境內,陝北水土流失,排入黃河、長江的泥沙量很多,因此生態環境建設、水土流失治理,陝西是主戰場。
西部大開發,陝西著重抓好五項工作:一是以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放以來,陝西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一五”時期是30億元,“三線”建設時期,投入300多億元,這幾年,陝西每年投入六七百億元,累計投資已經達到2000多億元,這是建國以來陝西投資力度最大的時期。二是生態建設。三是調整經濟結構,興建五大特色產業。四是加大科技教育發展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五是搞好對外開放。
澳門媒體記者:請問李主任,國家對外商進入西部有什麼激勵措施?
李子彬:中國即將加入世貿。這是機遇,也是考驗。我們將信守承諾,首先是逐步向外商開放保險、銀行、商業等領域;二是拓展外商投資渠道,中國已出臺優惠政策,鼓勵外商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及其他國家鼓勵發展的優勢產業投資;第三,用好國外的政府貸款,適當使用國外的商業貸款。另外,利用好證券市場,培育企業上市;第四,鼓勵企業引進來走出去,加強與周邊國家與地區的經貿往來。
陝西華商報記者:東西合作與西西合作一樣重要,請問李主任,西西合作的優勢是什麼?
李子彬:西部開發需要的投資,一部分需要政府投入,主要是面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但西部開發更多是競爭領域,要采用市場的辦法籌資,甚至可以用外資。這就要求西部加快改善投資環境。
西部省份間的合作當然需要,但西部地區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不會太大。比如人纔,不會由西部一個省到另外一個省。西部現在要創造一個環境,讓外部的資金和人纔流入西部。
陝西日報記者:請問賈省長,舉辦西部論壇將會對陝西帶來哪些好處?
賈治邦:西部論壇是國務院為推進西部開發而采取的一大舉措。這是一個互相交流合作的舞臺,群賢畢至,眾志成城。這會對陝西帶來積極影響。一是解放思想;二是開闢智慧,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辦法,新的機制;第三,將進一步促進陝西改善投資環境,使更多的資金、人纔要素流向陝西,促進陝西的發展。
陝西電視臺記者:此次論壇主題是“投資環境”,請問確定這一主題的背景是什麼?西部經濟發展快,政府投入大是否起主要作用?
李子彬:舉辦這次論壇主要有三個歷史背景:第一,這是我國“十五”計劃的第一年。第二,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第三,西部大開發開局良好。西部開發的突破口: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第二是投資環境,這是西部目前最要迫切的問題。基礎設施和生態是投資的硬環境,另外是軟環境。因此,我們把這次論壇主題確定為投資環境。
毫無疑問,固定資產投入增長會拉動西部經濟發展,但這不是唯一因素,西部地區這兩年在結構調整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促進了經濟增長,同時也提高了經濟增長的質量。
陝西電視臺記者:陝西省在改善投資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賈治邦:改善投資環境,這是陝西省臥薪嘗膽的結果。陝西確定治理投資環境,主要是清理了657項行政審批事項,精減率44%以上,建立投資促進中心,和投資投訴中心,開展三個創新:即創新法制環境、創新服務環境、創新人文環境。
芬蘭赫爾辛基報社記者:中國加入WTO,產生哪些壓力?西部開發中,農村醫療衛生方面有什麼措施?
李子彬:中國加入WTO,是機遇也是挑戰。從機遇上講,外商的技術、管理、資金進入中國比以前更加方便,生產要素的流動方便了。同時農業、汽車、保險、銀行等領域都會形成很大壓力。但壓力大並非壞事,隻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這些行業不僅不會被壓垮,反而會變得更加強大。
西部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很差,主要是由於西部的經濟發展滯後所致,政府將加大財政投入,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但最根本的還是促進西部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 選稿:宋爭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連業 李永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