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3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九五”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这为农村居民从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4.7%。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稳重有降,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全国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普遍提高,2000年人均消费支出1670元,比95年增长18.3%。消费结构向着逐渐减少生存性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在消费上食物性消费的比重2000年下降到50.1%,按照恩格尔系数标准,这个数字表明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已迈入小康生活的门坎。2000年与1995年相比,农村居民居住支出提高1.3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4.82平方米;医疗保健支出提高2.0个百分点,交通通讯支出提高3.0个百分点,文教娱乐支出提高3.4个百分点,(有比较图)。“九五”期间农村社区环境改善,2000年全国的行政村有95%以上通了公路,80%通了电话,设有邮电局、所的乡镇达到79.8%。 央视国际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