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6日消息:资产置换、国有股回购、股份合作制改造、转让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改革,正使申城餐饮业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据市商委有关人士透露,本市纯国有饭店的年营业额仅占全市餐饮业营业收入的30%。
据劳动报报道,长期以来固定的经营和分配体制严重制约了国有饭店的发展,在民营企业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国字号”饭店的市场份额连年下降,去年以来,本市对国有餐饮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不少餐饮集团开始淡化国有色彩,放开经营。黄浦区杏花楼集团等一些区属餐饮公司逐渐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退出,由经营者持大股,市场风险与经营者利益紧密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国字号”饭店逐渐淡化国有色彩,促使本市餐饮业越来越接近普通百姓,多种经济成分经营结构的形成必将进一步刺激本市餐饮业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 夏云 编辑 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