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全市离退休人员已达250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19.2%,独生子女也普遍化,更多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员”提供服务。
上海的家政服务市场很大,但这个市场更需要创出优质服务品牌的名牌家政中介所和培训学校,让上海市民用得放心、用得称心。
需要多少家政服务员
在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当调度的张先生近日愁眉苦脸,到处托人打听,要找可靠、老实、吃苦耐劳、愿意为74岁老父端屎倒尿、愿意24小时吃住在主人家的“保姆”,价钱高些也可以。办公室里四个同事“急人所急”,大家都回家托妻子、丈夫、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找信得过的符合上述要求的保姆,结果不是这个条件欠缺,就是那个要求不符合,三天过去了,仍没有结果。
原来张先生的老父亲两个月前小中风,摔了一跤,住进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现在可以出院在家休养了,但生活起居都要人照顾。在医院可以请“护工”,回家就得请“保姆”了。
说来也巧,隔壁办公室的小郁姑娘,去年春节结婚,年底生了个大胖小子,度过哺乳期,小郁要上班了,只能把未满周岁的婴儿托给58岁的母亲带,也想请个“白天保姆”,帮母亲做家务。张先生和小郁两人联手,分头跑“保姆介绍所”,“家政服务中介”,看的人不少,中意的人寥寥无几。结果两人都没遂愿。
在上海滩,像这样急于寻找“保姆”或“家政服务员”的家庭确有不少,而更多的家庭希望找“钟点工”,帮助打扫卫生、帮助烧菜烧饭等。
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全市离退休人员已达250万人,占上海总人口的19.2%,独生子女也普遍化,更多的家庭需要“家政服务员”上门服务。
那么,上海的家政服务业市场究竟有多大?有专家提出自己的测算:目前上海不算外来人口有400多万户家庭,大约有1/10即40万户家庭因为各种各样原因需要家政服务员帮助照料生活做家务,占全市离退休人员家庭的1/5。但由于经济和观念上的原因,40万户家庭中仅一小部分请了家政服务员,其中相当一部分请的是“钟点工”。40万户家庭的市场潜力是不容小看的。
浴缸砸个大窟窿
上海某报记者老柏,因家中有老人,想请个钟点工每天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洗菜等干2小时家务活。老柏想,街道办的“家庭劳务介绍所”总是比较可靠的。于是他付了15元的中介费,介绍所推荐了一个四川妹,可是这个“川妹子”什么活都干不像。干了两天,洗衣机不会用,教了几遍都不会。让她在卫生间打扫卫生,她又将一件重物掉下来,将上千元一套浴缸砸了个大窟窿。让她赔吧,她不知要干多少天“钟点工”才能赚回来;不赔吧,自己实在太冤。看这小保姆可怜兮兮的模样,罢了罢了,老柏自己“吃进”,付了两天4小时的工钱20元让她走路。
还有一位会计师王女士,孩子还小,想请个每周干4小时的“钟点工”,星期天来打扫卫生、洗涤衣服等。但附近钟点工请不到,路远的又不愿来,正好住宅小区管自行车棚的小林妻子想找事干,双方一谈即合,5元一小时,每周4小时20元。但这位二十七、八岁的“钟点工”小刘,干活懒沓沓,还经常有事改时间。拖地板、擦家具明明一小时能干完的活,她要干2小时,主人还没炒她“鱿鱼”,她倒先“辞退”了。
至于保姆没有健康证,带病干家政、带小孩,结果又将病传染给孩子的,更时有发生。
普陀区“天天家庭劳务介绍所”的胡雪芳经理对记者说:“有些中介机构没有经纪资格证书、没有工商局颁发的家庭劳务介绍许可证,对家政服务员又不培训,只管自己赚中介费,这样介绍过来的保姆怎么干得好家务活呢?”
再就业带头人胡雪芳,从国有企业下岗后,相继参加了市总工会开办的“生产自救带头人培训班”“经纪人培训班”、市劳动局开办的“营销采购培训班”、“家政服务、插花艺术培训班”、“家庭劳务介绍机构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班”等。为了让更多的下岗姐妹走上再就业之路,她自费从银行贷一部分款,办起了“天天家庭劳务介绍所”。
开办两年多来,已介绍了300多人次的下岗姐妹走上“家政服务员”的上岗之路。为了对客户负责,从“天天”介绍所出去的家政服务员,都受过烹饪、熨衣、礼仪礼节等家政培训。从“天天”介绍出来的家政服务员主要是做白领或涉外人员家庭的家政服务工作。上岗前,先将菜谱全都打印出来给主人看,宾馆式叠被熨衣、手指甲剪掉带孩子。
家务活干完后主人要填写“用户评语”等意见反馈表给“天天”介绍所,满意了才付钱,不满意还可再换人。由于“天天”做出了信誉,不少外籍人士雇用后高度评价“天天”的服务真到位。不少客户慕名前来要人干家务活。
一位业内人士说,上海家政服务市场目前是好的好,差的差,鱼龙混杂。
找上海人还是外地人
一家开张了四五年的家庭劳务介绍所的负责人老马说:“我这里介绍出去做的绝大部分是外地人。她们肯吃苦,开的工钱低,脏活累活都愿干。上海人不行,脏活不愿干,工钱不高不干,路远不干,上海人真难弄。”
“天天”家庭劳务介绍所的胡雪芳则认为:“上海人素质好,家用电器都会用,懂礼仪,会干活,工钱适当高些也是正常的。外地人虽然4元钱一小时也干,但万一主人家失窃怎么办?外地人在上海没有根,出事情担当不起。外地人的身体状况也难以保证,卫生习惯不符合上海人口味。我们这里介绍出去的都是上海下岗姐妹,她们很能吃苦。”
另一中介机构人士说:“客观地说,医院里的护工、侍候家中生病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或保姆,大多数是外地人在做。他们端屎端尿、24小时不睡觉地干,只要工钱合理,都毫无怨言。大多数外地人从农村出来,朴实本分,干偷窃的毕竟是少数。上海的家政服务员绝大多数在本地有家庭牵挂,要让她们24小时侍候病人恐怕有困难。上海人外地人都可干家政活儿,关键是要经过适当培训。”
一家保姆介绍所的经理说:“上海人不要自我感觉好,并非个个是好人。”他讲了这样一件事:他的介绍所经常有一个骑助动车,40多岁的上海人来挑保姆。他挑的保姆大多30岁左右,外貌漂亮,结过婚。有一次,有一个浙江余姚来的妇女被他挑中,干了一段时间,女保姆被她辞退后回乡下去了。
等女保姆从乡下回来再到介绍所时,面貌全变了。女保姆告诉经理,那个骑助动车的上海人是单身汉,将她带回去后,强行要她与他同床,她想上海找工作不容易,自己也结过婚了,一念之差就同意了。谁料这个男人有性病,并把她也传染了。等她发现,已经悔之晚矣。
回到乡下,丈夫发现她有性病,强行与她离婚,孩子也扔给她。她真是欲哭无泪,只得把孩子托给母亲,又到上海来打工了。
这个经理从此就再也不准那个骑助动车的人在他的保姆介绍所挑保姆了。经理从此多了一个心眼,到这里来挑保姆的如果是个“老男人”,就问清楚是单身汉还是有家庭的,凡是单身汉,一律婉谢。
上岗应该要“五证”
按照上海市有关法规政策,家政服务员上岗应该具备五证:“身份证、健康证、外出人员务工证、初中以上毕业证、上海地区暂住证。”
一位专事介绍外地保姆的中介所老板说:“对外地小保姆来说,要五证俱全,很难。健康证一年有效,检查一次98元,还要等一周时间,外地保姆等不及,不少人拿不出初中学历,有些农村来的女青年,小学都没毕业。”
但是,保姆没有健康证已经让一些上海用户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外地保姆患有肝炎传染给全家人,有的患有肺结核或其他传染疾病。所以有的客户宁可自己出钱带保姆上医院检查以图个“长治久安”。
一位经常请家政服务员的客户说:“我们请保姆,工钱贵些无所谓,但五证一定要有,不仅是五证,最好有六证、七证。如烹调培训证、家政服务员上岗证、当地派出所开出的无刑事犯罪记录的证明信等。我们家的保姆如同走马灯,对我们来说,请到一个好保姆太难了。”
对于工资问题,上下差距也较大,同样是干家政,上海人与外地人每小时工资相差1至2元钱,外地来的保姆一般每小时4元至5元,上海人一般是5元至6元。每周工作时间越短,小时工资越高。春节、国庆等节假日,钟点工是一小时10元钱,节假日晚上一小时15元钱的也有。吃、住在主人家,由主人免费提供食宿的,月工资400元至1000元,根据劳动强度与工作时间长短,双方协商酌定。
带小孩、照顾产妇及病人是特殊工种,不仅工资高,而且家政服务员需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
上海呼唤名牌“家政”
一位客户找了七八个保姆都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感慨地说:“现在的保姆大多是‘野路子’,里弄、妇联、私人都在办保姆介绍所,有的没有工商许可证,也在搞中介,只顾赚取中介费,推荐介绍的人会不会干活都不管,出了问题一推了之。小保姆没有受过家政培训,不会烧菜,不会使用洗衣机等家电,待人接物不懂礼节,这样的人怎能出来做家政呢?”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人士说,上海应该出一些名牌家政培训学校、名牌家政服务中介公司,让市民从名牌中介公司去找受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员。
另一位家政服务业专业人士说,家政服务市场应该细分化、规范化,满足市民需要。家政服务员应该像车、钳、刨等技术工种一样,有高、中、低级分别。高级家政服务员应该有外语等级证书,懂点心理学,还要有一般家政服务培训的合格证书。级别越高,工资越高。这可以满足一部分外籍在沪高级白领或高级管理人员需要。
一般家庭只需低一级的家政服务员,会打扫卫生、烧烧菜、叠叠被就可以了。小时工资可以低一些。家政服务的培训科目应该扩大,如增加学员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防范主人的不良动机、如何对老人进行心理抚慰、心理疏导等。
上海的家政服务市场很大,但上海市场更需要创出优质服务品牌的名牌家政中介所和培训学校,让上海市民用得放心、用得称心。 (新闻晚报 3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