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7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陈邦柱今天指出,南水北调是实现中国水资源优化配置,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利民兴邦、造福子孙的战略性工程。国家为建设这一工程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技术和经济实力。尽早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势在必行。
陈邦柱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发言时说,尽早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我们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是维系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需要;不仅要解决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且要为后代子孙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创下基业。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危及广大人民生活的严峻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南水北调,不能再等了。
关于南水北调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陈邦柱说,南水北调是一项公益性为主的基础设施工程。必须讲求经济效益,工程的投资,宜确立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财政支持为主、市场融资为辅的方针。工程的供水,不能重点只放在城市和工业,而应该全面兼顾城市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
他说,优化工程规划和施工方案,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东线工程现有方案是按输水量总量分三步到位的分期建设方案,一、二期到二0一0年完工,二0三0年全部建成。陈邦柱建议,东线百分之九十的输水线路可以利用现有河道、渠系和泵站进行清淤、疏浚和扩建,工程量和投资额都相对较小;工程土建施工一次性到位,要比分步到位更节省投资。东线工程只要加快污染治理步伐,是有条件缩短建设周期的。中线要解决沿线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二十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应该采取管道与明渠相结合的输水方式,分质供水,优水优用,城市用水采用管道,农业和生态用水采用明渠。丹江口水库是中线的水源,大坝加高是中线建设的龙头工程,同时对汉江下游地区的防洪调蓄也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中线工程顺利实施,建议尽早开工建设。
陈邦柱建议,调整受水地区的引黄指标和黄河水价,严格限制超采地下水,鼓励使用北调水,促进调水工程。
他说,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努力作到南北两利。工程会带来沿线各种利益的变动和调整,建议对供水地区明确按照“不挤不占,略有改善”的原则,研究建立中央对地方、受水地区对供水地区的补偿机制,使沿线各地都能从南水北调工程中切实得到一定实惠,做到南北互利,共同发展。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