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3月10日消息:“十五”期间,学科结构调整将成为高教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
据新华社报道,朱镕基总理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十五”计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五”期间要“根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大力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并在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更新教材,改革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进入九十年代,全球科技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进入了以高科技为原动力的经济竞争,对人才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国人口众多,但人才匮乏,时代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更为稀缺。旧的“条块分割”的高校布局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阻碍。
余风盛代表说,人类社会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以材料、生命和信息科学为代表的新学科异军突起,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蓬勃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了大学的当务之急。实践证明,创新型人才往往产生于学科的交叉点和空白地带。从我国的现状看,学科重组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在“九五”期间大规模调整高校布局。目前,全国387所普通高校合并调整为212所,169所成人高校合并为20所,一批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迅速诞生,更多学科捆绑在一起,使学科重组融合突破了“体制瓶颈”。
高校合并为学科结构调整准备了外部条件。由四所高校合并成立的新武汉大学最近成功进行了院系调整和学科重组。校长侯杰昌代表说,“十五”期间,我们工作的重点将从合并转移到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合并只是一种手段,“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追求。
高等教育要追赶世界领先水平,必须打破传统专业人才的概念,强调“全面素质”和“一专多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制度。 (记者 张先国 编辑 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