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今天宣布:截至今年3月底,本市已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398亿元人民币,扣除职工提取后净归集资金230亿元人民币;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281.22亿元,支持35.83万户家庭购房,支持购房建筑面积286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公开,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缴存单位和职工的“上海住房公积金网”今天正式开通。
据悉,今年5月,是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十周岁“生日”。1991年5月,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并以此为起点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十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效应日益体现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自住其力”住房观念的确立。住房公积金稳定的储存积累,增强了职工购买住房的支付能力和消费信心,改变了解决住房“靠政府、靠单位、靠企业”的观念,攒钱买房、贷款买房观念深入人心,购房主体由单位转变为个人。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量大面广,有力地支持了广大职工,特别是中低收入职工家庭住房消费。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住房机制的转换,扩大了住宅建设规模,缓解了住房供应紧缺矛盾,加快了住房解困的进程。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先发效应和导向作用显著,促进了上海住房金融市场的培育发展。1992年5月,上海率先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迈出了住房消费信贷的第一步,由此引发了商业性购房贷款和组合贷款。1998年以后,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从建行“一枝独秀”,放开到8家商业银行都承办,成倍放大了职工家庭购房消费信贷,促进了上海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旧区改造政策效应的实现。作为房地产与金融的一个连接点,住房公积金有力地支撑了房改政策的实施,并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去年支持职工住房消费资金量达到155亿元人民币,住房公积金成为培育房地产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悉,今天开通的“上海住房公积金网”定位于住房公积金信息查询服务的专业网站,域名为www.shgjj.com和www.spfmc.com。除住房公积金基本信息查询外,还提供售后公房维修基金帐户的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