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5月20日消息: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韩光耀所做的关于“取消户籍对人才流动的限制”演讲,成为本届国际周新世纪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论坛的压轴戏。他说,现行户籍制度已成为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障碍,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据市场报报道,人才配置市场化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人员流动的自由程度,二是工资的市场决定程度。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只有实现80%以上的市场化,才能被认为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市场化程度的要素之一就是劳动力及其自由流动。世界遗产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每年要对世界上1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所谓经济自由化程度的评价。美国是95%,中国大体上是美国市场化程度的一半,被认为是准市场经济国家。
韩光耀说,现在外地大专毕业生要进京留京,还需要指标,按条件审批。在京单位特别是“国”字号公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事业单位招人,除性别、年龄、学历外,最重要的一条要有户口。这是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这种做法出路会越来越窄,发展的方向不应是放宽迁移政策,而应是淡化户口的作用,淡化户口的观念。从实际上取消户籍对人才使用的限制。
最近人口普查显示,人户分离的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市场化条件下,人才按照供求规律、竞争规律、价值规律流动,如果没有开放的户籍管理政策,人才的社会化是不可能的。中国加入WTO之后,应聘求职的人应做社会化公民,哪里有发展的机遇就到哪里去择业发展,不必人走家搬。招聘单位惟才是用,不必问户籍在哪里。地方政府部门更是要海纳百川,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户口限制在统计人口的作用上。最终实现不迁户口,来去自由。我们现在对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都能做到来去自由,为什么国内不同省市之间的人不能不迁户口来去自由呢?从实质上淡化户口的作用,户籍就不会成为制约人才流动、分割人才市场的人为障碍,这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的改变。人才流动的自由度提高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