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杰还算是个有性格的人,很多人都在说他“江郎才尽”、“沽名钓誉”的时候,他依然是一副悠哉游哉、处乱不惊的样子。近日他来到广州参加一个他有份参予的《新语文》课外读物座谈会,记者见到他时,发现三十不到的他已微微有些发福。
记:常有人称你为“北大才子”,据说还有人称你为“李敖第二”、“王小波第二”,你怎么看待这些名称?
余:现在很多文人都不愿对社会问题发言,我引以为豪的却正是说真话。我并不觉得我的思想有多大创见,学术有多大成果,我只是真实地讲出自己观察到的时代状况而已。我认为我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比实际成绩要高。
记:你这次是为了教育而来,那你怎么看现在的年青学子?
余:因为九十年代商品经济的冲击,这一代大学生中功利主义者太多,能真正安静地在图书馆看书的比以前少了。但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有了多重选择,可以有多种思路、多种生活方式,比如说网络就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如果充分利用,他们会有更新的突破。还有语文教育,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它教我们做人和看问题,但很多学生包括北大学生,甚至还不能用母语熟练地表达自己。所以我认为应该让语文回到语文本身。
记:你怎么看待目前方兴未艾的娱乐事业?
余:娱乐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会需要,无论是学日本还是学韩国,都是一种方式。但像近年来的许多宫廷戏、帝王戏,就不仅仅是娱乐,它的一些黑暗官僚戏话,直接影响着现代社会孩子的历史观。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多介入这种娱乐,比如李敖做的一个半小时电视节目,评论近期的娱乐节目、国际事件等。我们的环境还做不到这样,我们只能见缝插针,起码我可以在一些电视节目中发言,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记:你怎么看前不久的电视热点《笑傲江湖》?
余:它本来就是个神话,没办法非常成功地搬上荧幕。比如令狐冲就根本没办法找一个现实的人来演。央视版比港台版又低了几个档次,电视剧就是要讲故事,央视的导演不具备讲故事的能力,还总是想着教育别人,结果只能拍得像《三国》、《水浒》。唯一成功的是风光很美,可以当成风光片来看。
记:有人说你的一些观点很偏激,有点像《笑傲江湖》有炒作之嫌,对这种批评你怎么看?
余:广东是经济发展最早最快的地方,广东朋友不应该有这样的看法,你们应该比我有更超前、健康的看法。我与传统的知识分子很不同,我不排斥商业。“炒作”这个词应该是个很中性的词,但现在很多传媒用起来总有点贬义的意思。其实主要看宣传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是糟糕的书或其它什么东西就不好,但如果是健康的就是好的。现代人对商业应有更健康的看法。
记:最近在忙些什么呢?余:“去年春节刚结了婚,现在正在写自己第一个长篇爱情小说,名为《香草山》,名字来自圣经,是个相当于伊甸园的地方。这本书有点自传性质,也溶入了自己许多关于社会的思考,估计今年秋天出版”。 选稿:游海洋 来源:羊城晚报 5月29日 作者:易芝娜 尹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