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报7月12日报道:名为“中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但展品品种却有些失衡,唱主角儿的只是常见的避孕药具,能体现生殖健康观念的仿真性用品却没有露面。主办者说,毕竟是全国首次举办此类博览会,他们出于慎重,没有触及人们观念的敏感之处。
博览会上展出了各种品牌的男、女用避孕套,紧急避孕药和人工流产药物,展示了妊娠诊断,出生缺陷筛查、诊断、预防及胎教等多方面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产品和内容。在被联合国看中的避孕套生产厂家的展台前,洽谈业务者更是比肩接踵。但记者在楼上楼下转了几圈发现,在性用品商店里占主要地位的仿真性器具,此次未在展会上出现。对此,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药具发展中心的赵主任说,布展前他们曾反复斟酌是否把这部分产品布置进去但由于大会没有限制参观者年龄,他们担心那类产品摆在展台上不恰当。赵主任说,如此大规模的展览毕竟是第一次,传统性观念必须考虑到。但是他表示,第二届展会时,这一内容应该可以展出。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有五六千万不能结婚的残疾人还有许多因各种原因而聚少离多的夫妻,他们需要借助仿真性器具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北京亚当夏娃性保健商店的经理说,他们是全国销售仿真性器具的第一家,近年来这类产品的销售数量逐渐上涨,占了性保健商店销售额的很大比例,很多购买者是因为配偶一方身体有疾,遵医嘱购买的。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两个仿真性器具生产厂家获得了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其余上市产品均是进口的。赵主任说,我国对此类产品尚未出台质量标准,也是他们没有在博览会上展出这类产品的原因之一。 选稿:黄杨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佟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