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3日报道:夏斌在接受专访之前,一再声明,他做的《中国“私募基金”报告》完全是个人以教授、学者的身份所做的学术调查,而并非像有些媒体所说是人民银行发布的官方统计材料。
主持人:您当初是怎么样想到对私募基金市场做一个调查?
夏斌:社会上、媒体都在说私募基金有几千亿,我长期在金融领域、经济领域工作,所以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也很感兴趣。
主持人:在调查当中有一些难度吗?夏斌:难处就是他们(私募基金)不愿说,不具体说,这些比例多了,使得报告统计数字,在接近事实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距离。
主持人:您在做这个调查的时候,发现了种种结果,最让您感到震惊或最出乎您意料的是什么?
夏斌:调查的结果是7000亿,对这个数字我也感到很震惊。
主持人:您能描述7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它到底有多大?
夏斌:7000亿的概念应该是很大,我们现在股市上的流通市值在1.6万亿,7000亿几乎占了1/2左右。私募基金做的很多交易,很多行为,按照我们现有的法律是违规的,或者说是违法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件事情?现在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投资公司从工商局领取执照的时候,业务范围里没有代客理财。我在调查报告的政策建议里也谈了,这样一种集合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领域,挡是挡不住的,只能正确引导,如果不管它,那么大的规模也容易出事。
主持人:您觉得会出什么样的事?夏斌:因为没有监管它怎么进行交易,做庄、做恶庄也有,再就是有很多这样的私募基金通过股票的抵押贷款,不断从银行套取资金,如果监管部门心里没有底,还是有很大的潜在风险。
主持人:您的调查报告中谈到,这些私募基金当中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成熟、理性的基金投资队伍,为什么?
夏斌:现在私募基金当中很多经理人有的就是从证券公司出来的,有的是从外国投资银行回来的,有的是在交易所长期搞这个工作的,他们搞这个事(私募基金),有的对国家的法规比较熟悉,因此,加以一定的规范,我认为慢慢会走向正规。私募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运作中,成绩要远远好于公募基金。
主持人: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吗?夏斌: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经理层在产权问题上,在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上,怎么样调动经理人的积极性方面,是有差异的,因为私募基金的收益分配都很简单,不是固定回报,一经分红赚了多少,他们三七开,四六开,对经理人是很大的刺激。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在未来这个市场发展当中,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夏斌:应该是在有关监管法规的制约下,共同竞争的伙伴关系。其实,对这些数量巨大又缺乏监管的私募基金,一天不采取措施,市场就会多一天风险,中科崩盘的事件还可能重演。而要监管它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暴露在阳光之下,因为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 选稿:王怡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