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3日消息:南岭村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全国各地颇有影响。
正因为如此,南岭人近年遇上了不少烦心事,一些单位和个人把南岭当成普渡众生的“救世主”,开口就是要钱要物要赞助,还有不少的外地人干脆直接找到南岭村,要吃要住还要村委会安排工作,令南岭人不胜其烦。
近日,笔者在南岭村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南岭人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经常救助贫困落后地区。这几年,南岭村先后在江西瑞金和陕西革命老区兴建了希望小学。建党80周年之际,村里组织党员到毛泽东、杨开慧的家乡参观,又捐赠了101万元。
村委办公室欧主任告诉笔者,村书记非常关心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一次看到本报报道清远市浸潭镇某小学办学条件差的情况,他当即指示财务人员与该校联系,并马上汇去5万元。1999年紫金县某中学寄了一封信给村书记,其中有校舍、课桌椅破烂不堪的照片,村里研究后一致同意为该中学改善办学条件出力,于是一张带着南岭人深情的汇款单寄到该校。据统计,只有800人的南岭村已无偿向社会捐赠了4500多万元,人均5·6万元。
要钱要物要赞助的信函、电话、传真仍像雪片一样飞向南岭。报刊电台拉广告,出版部门要赞助,企业推销产品,寻求项目合作资金……等等。欧主任介绍说,平均每天都有四五个这样的电话,他随手一捞就捞出了上百份信函和传真件,笔者随手翻了翻,所有的信函均是“狮子口”大开:一个封底广告就要8·8万元。很多伸手要钱的还是政府部门所属的经营单位,来头还确实不小。
笔者是上午9时到达南岭村村委会的,刚进办公室,就见一中年男子沉稳地坐在沙发上,口口声声要见村书记,任凭办公室人员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大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这是某山区县的一个村民,他曾以个人的名义给南岭村书记写过两封信,要求有三: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全村脱贫致富;无偿资助他个人家庭;帮助村里输出剩余劳力。欧主任问这名男子有无村里证明,该男子摇头。欧又问他什么文化,会不会电脑,该男子又是摇头,弄得大家啼笑皆非。
一次,一个40来岁的外地妇女来到村委会,说她带来十几个女青年,身上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无论如何要村里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否则就不走。
工作人员解释说,村里的企业都是外向型的,对员工的要求较高,所有的岗位都已安排了人,实在是爱莫能助。村里给她差旅费,还安排吃住,磨了整整两天才打发走。 编辑:游海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苦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