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盛夏,许多人就会感到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适等症候。这是因为夏天出汗多,容易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调。水与电解质的平衡是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恒定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大量出汗会使体内水分、氯化钠、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1、C)丧失过多,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失调。由于大量排汗和氯化物的损失,亦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减少,导致胃液酸度降低。因口渴而饮进大量水分,也会稀释胃酸。这些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消化功能,引起食欲下降。此外,由于高温,体内血液多集中于体表,可引起消化道贫血,并抑制唾液分泌,使淀粉酶活性降低,胃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不振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提高食欲,要针对盛夏食欲降低的原因,科学地安排饮食。
饮食卫生特别重要,食品原料要新鲜,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洗烫或消毒。做凉拌菜时,调料中应加醋和蒜泥,既可调味,又可杀菌,且能增进食欲。
适当吃些冷饮,可以起到一定的祛暑作用,但不可食之过多。过量食用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饮料过多还会损伤脾胃,也会影响食欲,甚至引起胃肠紊乱等疾患。
出汗多,氯化钠大量丧失时,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另外,盛夏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和B2和C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和动物肝肾等。
在饮食滋补方面,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可多选食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如鸭肉、鹅肉、鲫鱼、瘦肉、豆类、食用菌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百合等。此外,亦可食一些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等解暑药粥。 选稿:夏 杰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