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14日消息:成都市近年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这个市近70万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中,占全市总农户的35%。今年1至5月,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元。沃野千里的成都市一直是四川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随着粮油比较效益的下滑,近年来这个市从政府到农民,想方设法努力打破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为农村办实事项目,专门制定了发展目标,将目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并纳入市委、市政府一级目标管理加以督查和考核。各有关部门纷纷转变政府职能,采取具体措施,努力为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优化环境服务、招商引资服务、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去年以来全市先后两次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储备了农业产业化项目160多个,协议资金近20亿元;推广各类优良品种104个、新技术60余项。
同时成都市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的投入,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新技术、新品种。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社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据统计,近两年来全市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资金达5.3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8000多万元。全市年产值或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14个,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141个,专业村社近2000个。
成都市在实践中还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极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个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00家,带动农户20多万户。同时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建设农产品市场,加大农副产品流通量,全市农产品营销专业户已发展到1.2万户,农副产品市场已达337个,年成交农产品350多万吨。 选稿:晓红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一可 黄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