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吵嚷了多时的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预备会议终于登场。近一年来,岛内政局动荡,经济持续低迷,民众生活品质大幅下滑,因此,此次会议的举行倍受岛内各界的关注。
然而,一场“经发会”就能振衰起敝,抒解沉疴日深的经济困局吗?这,就要看此次会议将开出什么样的“药方”以及当局用不用“药”如何用“药”了。
台湾经济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反映台湾经济状况全貌的“经济增长率”,有关部门不断向下修正。前几日,“中央研究院”刚刚公布今年台湾经济成长率预测值,向下修正为2.38%。7月20日,中华经济研究院又公布最新预测,向下修正为2.22%,创1975年以来新低;反映民众对经济状况信心的“股票指数和汇率”,更是跌跌不休,屡创新低;具体体现经济状况好坏的“失业率”,6月份高达4.22%,是80年代最高时的一倍,在夏季求职高潮到来后,失业率升高更是难免。“时机歹歹”,台湾民众只好自求多福。
台湾经济究竟病在何处?当局一直把造成当前经济困局的原因,归咎于国际经济景气不佳以及岛内的政党纷争,而对两岸关系对岛内政经形势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视而不见。岛内有识之士指出,要挽回当前台湾的颓势,关键问题在于当局必须妥善处理两岸关系,如果忽略了两岸经贸互动对台湾经济带来的助益,而一味沉迷于开“大型会议”,则台湾社会危矣;此次“经发会”号称有五大组、五大议题,真正的问题其实只有两岸经贸、三通和戒急用忍。
事实上,自台湾新领导人就职周年时表示要开“经发会”以来,岛内各界尤其是工商界人士纷纷给当局进言献策,开出一副副“济世良方”。“挽救经济关键在两岸情势。”“三通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开放三通与松绑戒急用忍不能再拖了!”恳切之情,溢于言表。良药苦口,不知道当局能否听得进去。
“三通”已经列入此次“经发会”的议题,且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但是民众仍然担心,当局有没有魄力和胆识来落实会议达成的共识。前几日,台湾领导人刚刚说“经发会”之结论必将执行,某位官员又出来放话,若达成“三通”共识,则未必执行。岛内最新一份民调也显示,有51%的民众认为,就算“经发会”达成松绑戒急用忍的政策共识,当局也不可能彻底执行。
就在“经发会”召开前夕,我们又从当局者口中听到了某某“优先”某某“优先”的“慷慨”之论。现在,就是不知道台湾民众买不买账。台湾同胞的利益,岛内民众的福祉,不能仅仅挂在嘴边。台湾当局应有更前瞻的眼光,更开阔的胸襟。台湾已不是六七十年代的台湾。在两岸关系日益密切以及经济日趋区域化、全球化的大潮之下,台湾当局如固步自封,一味地从一己一地一岛来思考问题,必然自缚手脚,自断生路。
颇有意味的是,7月20日,受“经发会”要讨论三通议题的影响,台湾股指突然“翻红”,航运股全面大涨,给跌创新低的台湾股市注入一剂强心针。这充分说明,发展两岸关系,开放两岸“三通”,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台湾当局应顺应民意,把握机遇,拿出实际行动,摒弃戒急用忍政策,尽速开放两岸直接“三通”。如是,则台湾人民幸甚。 选稿:吴麒敏 来源:人民网 7月22日 作者:姚小敏 武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