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1日消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夏商周断代工程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以及日本、德国、英国等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他们从考古学、历史文献、世界古代史、农业、家畜、地理环境、古代冶金技术、现代物理与化学等多种角度,就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的基本模式与发展历程,中华文明的特点与长盛不衰的原因,都是迫切需要阐释的重大学术课题,也是世界古代文明史的重大研究课题。与会学者们着重就古代文明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中国(或各区域)古代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模式、道路、动力及其特点,如何从考古遗存中分析、判断古代社会的文明化程度,如何进一步推进古代文明研究等5个方面,广泛交换意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8月,聘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70多位学者和国内各地的100多位学者作为中心学术顾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客座研究员,其中包括一批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多学科研究学者参与,是我国历年来举行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专题学术会议中规模空前的一次,她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圆满结项之后,“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之前召开,对于推进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选稿:祁贺 来源:新华网 作者:彭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