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5日消息:8月上旬,市交巡警总队在3个路口设立了行人专用相位信号灯,试行人车分时段通过制度。此举原是为提高路口的通行速度,但记者发现,因为部分行人走路“不规矩”,这些路口附近的车辆拥堵情况更胜从前。
淮海路上的瑞金路、茂名路、陕西南路3个路口试行了人车分时段通过制度,即将路口的信号灯分成车用和行人用两类。当车用信号灯亮时,无论任何方向行走的行人均不得穿越马路。同样,人用信号灯亮时,机动车、非机动车也全部停驶,行人可以任意横穿、竖穿、斜穿马路。
这一做法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按照设计,它可以迅速提高行人和车辆在路口的通行速度。但尴尬的是,结果恰恰相反。目前,淮海路茂名路至陕西南路段的交通比制度试行前更为拥堵,尤其是高峰时段和路口没有交通协管员的时候。
记者昨天来到这3个路口,每个路口10个交通协管员的吹哨声响成了一片。大部分行人都没有注意人用信号灯,见对面的车用信号灯变绿,就急着往前冲。协管员庄家良说,现在比过去累多了,一边管一边还得解释。大部分人分不清人用和车用信号灯的区别,不理解为什么绿灯也不能走,还有少数人本来就有“闯红灯”的习惯。
因为不时有“不服管”的行人在车辆专行阶段穿马路,路口的通行速度并不快。记者算了一下,一个绿灯,单向能通过路口的机动车也就十几辆,和普通路口的通行速度差不多。再加上多了30秒钟的行人专行时段,因此车辆通过路口的间隔时间变长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庄家良告诉记者,试行这一制度后,行人过马路既快又安全,但车辆提速却不明显。如果这一有利于行人的新事物,最终因为部分行人乱穿马路而无法推广,那才真的遗憾。 选稿:王怡 来源:劳动报 作者:何文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