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电子版9月18日报道:国际知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奖人杨振宁教授指出,在未来的三、四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将具体呈现在芯片应用、医学与药物,以及生物工程的三大领域上。
杨振宁是在昨天上午,于第6届世界华商大会的开幕仪式过后,受邀发表贵宾演讲时,提出上述的看法。
在题为“21世纪的科技”的演讲中,杨振宁说,芯片制造的研究是应用研究,它将广泛地应用到大小建筑、家庭、汽车、人体、工厂、商店,到几乎一切的地方。
至于生物工程,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是基础研究、此后研究出来的新观念与新技术,是基础研究加发展研究,而生物工程作为工业,则是发展研究加应用研究。
杨振宁认为,今后的三、四十年,全球“科技”发展的重点,将继续向“技”,也就是发展研究加应用研究方面倾斜。他解释说,基础研究加发展研究是“科”,是属于大学研究所里头的研究。
他进一步指出,如何处理“科与技”发展的相对比重,将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人口较少,以及发展中国家。就处理“科与技”的相对比重,他特别指出印度、巴西和中国,三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其中新中国的“自力更生”精神,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长期影响。
杨振宁强调,虽然今天中国的高科技,比起先进国家还差一大截,但是以中国科技发展的迅速来看,到了2030年与2040年代,中国的科技水准,必定会达到世界的最前线。
他也赞扬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20多年前就以卓越的远见和无比的毅力,把中华民族带上新的方向,赶上全球化的列车。他说,全球化在今天,是符合世界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所以会继续下去。 选稿:褚宁 来源:联合早报电子版 作者:李永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