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时节,苏州凤凰、天平、天灵、灵岩、香山、东山等10多处墓地游人云集,扫墓大军日渐庞大。特别是双休日清晨,从公路、铁路涌向苏州的人流不断增多,各旅行社也纷纷推出"扫墓游",而自行驾车或租车扫墓的队伍也成为公路上的一道"风景"。
10多年来,每年从3月中旬起至清明节,年年都在上演"车堵人拥奔墓地"的一幕,尤其是苏州到各墓区的路上有时更是车辆排成"一字长蛇阵",上百家旅行社、几千辆旅游车同一时刻、同一时间浩浩荡荡奔向同一"目的地",景象蔚为"壮观"。其实,沿袭10多年的扫墓"一贯制"形式能否改一改呢?
据了解,目前踏青规律之一是"两头空中间挤",如选择3月上旬或清明节后去要空闲得多;规律之二是墓区上午人多车挤,出门者倒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中午前后驱车去,夕阳西下离墓地,晚上也已到上海。作为旅行社来说,踏青是个旅游小旺季,目前辟线"清一色"是晨发暮归的一日游,虽说高速公路交通状况还可以,但开往墓区的几十公里小路却是车堵车、人挤人,有时进去易、出来却难。其实现在市民休息都是双休制,早春时节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光,而且苏州市政府也已取消"扫墓车"不得进入市区游景点的"禁令",所以沪上不少举家赴苏州等地扫墓的人家,大多都想在扫墓之余到田野、山坡踏踏青,去附近的旅游点转一圈,扫墓、踏青、探春实行"三合一",旅行社在这里头大有文章可做。再如去苏州扫墓也可以安排下午发车,傍晚抵达,夜逛姑苏古城,第二天一早去扫墓地、缅怀先辈。此时从上海出发的"大队人马"尚未到,墓区空寂,正好静心祭祀,待扫墓车纷至沓来,先行者已收拾停当,打了个"时间差",一路畅通回上海或转道江南看风景。当然,扫墓从一天变为两天,一是市民在观念上要有改变,另外是旅行社在扫墓和旅游上要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目前沪上的扫墓已将进入高峰时段,上海市的扫墓者和旅行社是否可以改改思路、换个形式,推陈出新,不必要再重蹈以往"车堵人拥"、疲惫不堪的扫墓"老路",而可以让扫墓者安安心心去扫墓、悠悠闲闲看春景呢?
编辑:娟子
|